阳古关下手了。”
“难道他们的目标一开始就定在这里?” “但要是仅仅为了这个,就派出十几万部队,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是啊,不过不论敌人的目的如何,阳古关都是晋绥军部的关键据点。”
“如果这里失守,晋绥军在阴淮地区就会失去对敌人补给线的控制。”
“换句话说,除了三五八团所在的大孤镇,其他总部都将首接暴露在敌人主力部队的眼皮底下。”
“因此,阎习山现在应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老总在会议上分析道。
副总指挥点头认同:“确实如此。”
“还有,守在阳古关的是晋绥军的66师,一共一万三千多人。”
“如果不投降的话,这些人在敌人的攻击下将孤立无援,最终难逃一死。”
师长叹了口气说:“整整一个师就这么被围困致死,实在令人不甘心。”
“我们作为友军,不能看着抗战力量就这样被消灭掉。”老总表示同意,并决定要采取行动。
正当此时,旁边的电话响了起来。老总接过电话,对方说是来自晋绥军长官阎总的来电。
“请立即接通电话。”
刚说完,电话另一头传来了阎习山焦急的声音:“老总,你应该也听说我们的困境了,我希望能够得到支援。”
“我们希望贵方能与晋绥军一同迎战敌人,解救阳古关内的兄弟们。”
老总严肃地回答道:“放心吧,我们会尽力帮忙。刚才开会时我们也正在讨论具体的方案。”
“本打算商量完后再通知您,没想到您的电话这么快就到了,哈哈。”
听到这话,阎习山表达了感谢:“非常感激!”
“那我们就一边商量对策好了,我也想出了几个方案,请听我讲来。”
接下来,双方通过电话详细交流,历时五个小时后达成了统一意见:阳古关面临西面包围,无法防守。最佳方案是集中力量打通一处突破口,帮助66师撤离。
随后,双方立即开始准备,选择在敌军较为薄弱的泉潞方向动手。八路军派遣最强的129师作为先锋,辅以105师,而晋绥军则调动西个师参与作战。计划确定后,各部队立即出发,分批次进行阻击和进攻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