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但祖父放心,尽管此次政变成功,二叔三叔均得以保命,只是日后…”
朱棣的目光猛地一闪,语气急切:“日后又是如何情形?”
连站在一边的朱高炽也不由自主紧张起来:这儿子该不会为了皇位,连两个弟弟也不放过吧?
朱瞻基感觉气氛突变,赶忙圆场:“祖父大人,这些事还是以后再谈。
现下不如先关注当下的关键进展吧。”
尽管努力岔开话题,但他的话语却让朱棣面色阴郁下来:似乎命中注定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无奈之下,他只能按压住内心疑问,再次注视画卷中的场景:
只见杨士奇和朱瞻基此刻已走入永乐帝所在的军帐。
这位日渐衰老的皇帝,卧病于床无法起身,望着一旁跪倒请命的朱瞻基以及忠诚老臣杨士奇。
永乐帝询问目光投向杨士奇,“你仍然决定扶持他么?”
杨士奇脱帽俯首,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天下万民,皆期待太平治世!”
“微臣依旧坚持认为,汉王难担治世重任!”
“陛下担忧当前时局动荡,可是怎知再立一意追求丰功伟绩的帝王会带来更多征战?”
“那时人心尽失,宗庙倾塌!”
“这才真是追悔莫及啊,皇上!”
言毕,杨士奇重重磕头表示决心。
永乐帝沉默良久,目光落在跪地的朱瞻基身上。"这一仗,你是赢不了的。"
画面外,朱棣与朱瞻基等人静静注视着眼前的一幕。
他们也想知道,朱瞻基将如何回应。
画面切换。
朱瞻基满眼血丝望着自己的祖父:“孙儿若此战落败,就赴黄泉陪伴爷爷!"
他的话语坚决:”让孙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完这一生吧。"
永乐帝眼中噙满泪水,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终究发生了。
朱瞻基连连叩首:“恳请皇爷爷成全!"
永乐帝挥了挥手,未发一语。
杨士奇与朱瞻基相视一眼,悄然退下。
永乐帝轻叹一声:”难道真的无法改变命运吗?又要重演手足相残的一幕了吗?"
他感觉全身乏力,生命将尽。
画面外,朱棣和朱瞻基对视:"我们快回去,还能来得及救爷爷!"
朱棣思忖片刻:"你留在这里监国,我们去。
这里不能无人主持大局。"
朱高炽苦笑应允:"我会守好这份责任,你们路上小心。"
朱瞻基开启了一扇通往永乐二十二年的门:"时间紧迫,皇爷爷随我走吧。"
朱棣毫不犹豫迈入其中。
门扉随即消失。
永乐二十二年,榆木川。
永乐帝气息微弱:"一切都走到尽头了吗?"
"您还死不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永乐帝总觉得此人面善,前所未有的熟悉。
旁边站着的朱瞻基,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自己的孙子。
不过,这个孙子为何看起来这般年轻?
永乐帝疑惑道:“大孙子,真的是你吗?你怎么变年轻了?”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这事回头再说。
无论如何,现在请您先吃下这颗丹药,它能够救命。”说着,朱瞻基手中拿出一颗强体丹。
永乐帝略微一怔。
性命攸关之际,何妨尝试一次!于是他吃了下去,顿时感觉体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久疾竟奇迹般全愈。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原本衰朽的面容也逐渐变得年轻许多。"难道我痊愈了?”永乐帝不敢置信地问道。
尽管身体状态确实好了许多,但他多年累积的宿疾依然严重,毕竟常年征战劳苦。
这时,朱棣走上前将他轻轻扶起。
永乐帝仔细端详了一眼身旁之人,终于明白这个人是谁——那不正是年轻的自己吗?
他惊愕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朱瞻基与朱棣交换了一下眼神,朱棣随即说道:“您无需过分惊讶。
我们来自永乐十年,特意跨越到永乐二十二年来救您。”
这一句话如雷贯耳,震撼着永乐帝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