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看向朱棣。
嗯,一切皆已尘埃落定。此番召他前来,便是为了让他明白,永乐绝不逊色于建文。朱棣轻轻颔首。
“那是自然,父皇所缔造的永乐之治,纵有百个建文,亦难及分毫。”朱瞻基适时奉承道。
“小兔崽子倒学会这一套了,是从谁那儿学来的?”朱棣笑着拍拍孙子的头。
然而内心却颇为欣慰,至少多年的遗憾终得填补。这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追寻建文的踪迹。
可以说,他所有的执念都围绕着建文。即便在永乐十年仍未有所获,但能在本朝与建文相见并证明自身,已属难得。
“诸多事务既已了结,我也该离去了。这片天地终究是他施展的舞台,而非我的归处。”
听罢此言,朱瞻基点头应允,随后携祖父重返永乐十年。
重至此处后,朱棣打量着孙子说:“你且去做正事吧,这次行动,你表现得相当不错。”
见到妙云、岳父乃至建文本人,这便足矣,实在无憾。
朱瞻基点点头:“也好,那我先行告退,不久便会归来。”
朱棣摆手示意。
朱瞻基淡然一笑,毫无迟疑地返回建文朝,因徐达尚在其中。
朱棣目送孙儿远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这小子身上藏着不少秘密啊!”
不过无论如何,将来总要找个契机,好好探问一番,那位于谦究竟有何等非凡才能!
忽然他又忆起于谦之事。
当年朱瞻基曾对他提及,于谦堪称大明第一人,更令大明延续两百年寿命。
关键在于,那时的大明究竟遭遇了什么?
朱瞻基再次来到建文朝,恰逢徐达正在宫中徘徊。
见到朱瞻基到来,徐达立即招手道:“小子,终于肯露面啦!”
“快带我回去吧,这儿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徐达拽着朱瞻基开口道。
“曾外公,难道您不想再多瞧几眼吗?”朱瞻基问道。
徐达答道:“没啥好看的了,重要的都已看过。我也该回去了,魏国公那边还有许多事务等着处理。”
“日后若有闲暇,定会再来走一趟,到时候可别溜了。”
“你尽管放宽心,到时我肯定不会失约,等我闲下来,定会去看您。”朱瞻基满是承诺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