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去平定那里的叛乱。
他望着江瑶远去的方向,他多想告诉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
可是,他不能。
他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等待着凯旋归来的那一天。
“陛下,时辰已到,该出发了。”一个侍卫走上前来,轻声提醒道。
陶毅回过神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心中的情绪压了下去。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着北方,沉声道:“出发!”
大军缓缓开动,向着北方进发。
陶毅骑在马上,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的背影挺拔而孤独,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天地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陶毅的眉头微微皱起,原本还算整齐的行军队伍,此刻也变得有些散乱,马蹄声、士兵的喘息声、风沙的呼啸声,交织成一片嘈杂,让人心烦意乱。
“报——”
一声尖锐的嘶吼划破了这片嘈杂,打破了原本就紧绷的氛围。
一名斥候浑身浴血,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还未靠近,便“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溅起一地尘土。
“前方发现小股叛军!”斥候挣扎着抬起头,声音嘶哑,眼中却燃烧着仇恨的火焰,“人数……约有……三百……他们……”
话未说完,斥候便头一歪,彻底没了声息。
鲜血,从他身下的泥土中缓缓渗出,染红了一片沙土,触目惊心。
“他娘的!”铁牛怒吼一声,双眼瞬间充血,如同暴怒的野兽,“这群狗杂碎,竟敢偷袭我们!弟兄们,抄家伙,跟老子杀光他们!”
说罢,他便要策马冲出,却被陶毅一把拉住。
“慢着!”陶毅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仿佛一块寒冰,瞬间浇灭了铁牛的怒火,“你这样冲上去,正中敌人下怀!”
陶毅翻身下马,走到那名牺牲的斥候身边,轻轻地合上了他未瞑的双眼。
他能感觉到,周围士兵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疑惑,有不安,也有期待。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陶毅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队伍,“弓箭手准备,长枪兵在前,骑兵两翼策应!”
随着陶毅的命令,原本有些慌乱的军队迅速行动起来,长枪兵迅速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弓箭手则弯弓搭箭,瞄准了前方。
“陛下,您看……”铁牛指着前方,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顺着铁牛手指的方向,陶毅看到,远处尘土飞扬,隐约可见一支骑兵正向他们冲来。
这支骑兵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而且来势汹汹,显然是叛军中的精锐。
他们挥舞着弯刀,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如同饿狼一般扑向猎物。
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放箭!”
陶毅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弓箭手立刻松开弓弦,密集的箭雨如同蝗虫般飞向敌军,发出“嗖嗖”的破空声。
冲在最前面的几名叛军骑兵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叛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向前冲锋。
他们顶着箭雨,挥舞着弯刀,试图冲破陶毅军的阵型。
“杀!”
陶毅军的长枪兵发出震天的怒吼,挺起手中的长枪,向着冲来的叛军刺去。
锋利的长枪刺穿了叛军的身体,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大地。
这是一场残酷的厮杀,双方都毫不退让,你来我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陶毅站在阵中,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
他发现,虽然叛军的攻击很猛烈,但他们的阵型却有些散乱,而且缺乏统一的指挥。
“历史洞察之眼”再次发动,陶毅的眼前浮现出无数画面:古代战争的场景,各种战术的运用,敌人的弱点……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的战术。
他立刻下令,让长枪兵稳住阵脚,不要主动出击,同时让骑兵从两翼迂回,包抄敌人的后路。
随着陶毅的指挥,陶毅军逐渐稳住了阵脚,开始反击。
长枪兵的长枪如同毒蛇般不断刺出,收割着叛军的生命。
骑兵则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狠狠地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