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花的银子放家里不放心,连走亲戚都得随身带,实在不方便,第二天苏大柱就拎了礼物去找老村长。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siluxsw.org
村长叔从柜子里拿出老黄历,仔细瞧了好久,时而眉头微皱,时而轻声呢喃,自言自语半天。
又掐指算了老久,这才确定了初六是个好日子,宜开工动土,诸事皆宜。
谢过村长叔,苏大柱又去找了上次的易叔,请他过来看风水,老木匠多才多艺,拿了罗盘软尺就来了。
拿着罗盘一阵转悠,一番操作下来,用木桩定了几个位,就算是看好了山向了,叫苏大柱准备一只公鸡以及祭品等开工那日要用到的东西,苏大柱按规矩奉上了开工红封。
初六那天,易叔带了几个徒弟过来,村里相熟的也来了好些个帮忙的。
二柱三柱也带着婆娘过来帮忙,苏老太也帮着照看小孩儿,尽管在一起生活时,多有些龌龊,但也没到仇恨的份,关上门来,还是一家人,该帮还是得帮,再说,大房日子过好了,他们家多少也能得些好处。
易叔和他带来的人是要开工钱的,帮忙的人则不用开,村里盖房都这样,大家相互帮忙,主家只要管中午一顿饭就可以了。
中午吃的是糙米干饭,水煮鱼,炒菘菜,萝卜大骨汤,饭菜可口,汤汁鲜美,量还管够,二房三房过年都没吃得这么好,一堆孩子端着碗呼哧呼哧地埋头猛吃,吃相难看,但这会也没人顾得上管他们,因为他们爹娘的吃相也好看不到哪去。
吃饱喝足,大家伙不约而同打起了饱嗝,不止二柱三柱,在场的人,大多数过年都没吃得这么好过,没几人吃得上干饭的,而且同样的炒菘菜,家里炒的就是没这么好吃,比他们家做的肉菜都还要好吃,这样的菘菜,吃一百年都吃不腻!
吃得好,干活劲头也足,房子进展迅速。
买完砖后,苏大柱手里还有约八两,过年花费了一两,手头现银还有七两,工钱和材料都够用的了。
正月初十时,苏大柱和大益子又去送鱼,家里鱼缸里密密麻麻都是鱼,都要装不下了,这次送了约200斤,又带上了一筐萝卜菘菜,还有一小坛芜菁做的腌菜。
安商一起去镇上卖竹编。
王掌柜正在门口迎客,见到他们来,喜笑颜开,热情得很,几人相互抱拳恭贺新年后,他上前一把拉住苏大柱的手,
“苏兄弟,可算来了,你家的鱼和菜,我主家非常喜欢,能不能多送些菜来,你家的菜,我们都包了。”
年前王掌柜拿了些苏家的鱼和菜送去主家,主家吃了后大为惊异,特意传了他去问话,让他把苏家的菜都定下来,对于他们这种豪门大院来说,苏家种的那点子菜,自然是不够的,还特意跟王掌柜交待,让苏家多开菜地,多种些品种,有多少要多少,这么好吃的菜,不论是送人,还是拿去贩卖,都是不愁销路的。
王掌柜功不可没,得了赏赐,大大的出了风头,开年这几天,都恨不得跑去苏大柱家了,只是先前没有留苏大柱家地址,不得其门而入才罢休,这时见到苏大柱,自然格外热情了。
苏大柱两人对视一眼,也满心欢喜,能多一个进项,没人能拒绝。
“家里还有三分地的菜,目前也只种了萝卜菘菜芜菁,以后要多要的话,我回头再开多点菜地出来。”
“尽快尽快,只要是像现在送的这种,长得青翠又好吃的,多少我们都要。苏老弟,你家的菜是怎么种的?怎么和别家的不一样呢,长得又大又青翠,还比别家的好吃,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秘诀还真没有,苏大柱家也不是第一次种菜,以前种的菜也没见得有什么不同,心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苏大柱,也只能哈哈哈错过话题。
王掌柜也不是真要打听什么,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各人一蔸露水草,每人有每人的活法,他能买到菜就行了。
“象这样的菜,我们出市价的两倍收,有多少要多少,可以多开些菜地,品种也尽可以多些,鱼也可以多送些,鱼每斤再加两文。”
镇上的酒楼其实销量有限,但多出来的,主家可不止镇上这一个酒楼,主家的产业主要在县城和府城,青山镇是他们的祖地,这才在青山镇置办产业。
他们试过了,苏家送来的鱼,不只味道好,养多些日子都还能活得好好的。早就有一部分送去县城和府城了。
多种些菜好办,鱼每天就只能收获那么多了,再多加鱼笼也没用,看样子要再想些办法了。
送完了鱼,两人去找安商,一路过去,却见镇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