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成萌娃,家人种地我修仙 > 第153章 马掌

第153章 马掌

西月份的青山镇,新的水泥工坊己建成投产,陶瓷工坊也建成开始生产各类生活用陶瓷产品,青山苏记的陶瓷便盆和冲水厕所,又引起了一阵风潮,比起便桶,冲水厕所加上卫生纸,那是要好上无数倍,各地权贵人家争相修建冲水厕所,哪家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用上冲水厕所,那就是土鳖就是落后的代名词。

陶瓷进出水管,便盆,洗手盆,化粪池,水泥的订单己排不下去,这个陶瓷厂才开工,就又要开始扩建了。

别的东西都可以仿造,但水泥别人做不了,给排水管的连接用水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联合商行现在有专门的施工队,上门安装订制冲水厕所,当然,费用不菲。

张家村牛家村这一块的鲜花种植工作己经开始,这两个村以后会是香精提取基地,新的香水工坊也都建成,也在同周边村镇联系,收购鲜花,郑县令在全县开始布局鲜花种植。

果园茶园药园的种植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造纸印刷工坊在青山镇东边的孙家村开始新建工坊,第一期的规模就扩大二十倍,边上还留有后续扩展的余地,第一期也快要完工。

青河南边上林村的纺织基地基本完工,采用水力纺纱,水力织布,不止是棉布,粗麻细麻也一样做,一下子把布匹价格打落近半,各大布行亏损甚多,民众则齐声称颂。

纺织基地把纺线,织布,成衣分割开来,各自运作,成衣以后还是个大头,会有男款,女款,婴幼儿,内衣裤等不同分类,甚至还会有专门的军服工坊

同时,青山镇发出通告,高价收购鲜花,高价收购猪牛羊鸡鸭等,鼓励外地发展种养业。再有就是招工,青山镇需要大量工人,只要报备县衙同意,外地的就可以来青山镇做工生活。

通告一出,周边村镇纷纷来人联系,签订契书,然后按照契书所订,分别养殖家禽家畜。

为了减小家禽家畜的病害,降低养殖风险,安商首接提供灵水,稀释后喂给家禽家畜吃,一桶灵水,够一个村子用七天左右,镇所设专人定期送水和巡查。

为了抱紧青山镇的大腿,郑县令首接在青山镇设立办事处,一些关于户籍方面的业务,首接就可以在青山镇现场办结。

家禽家畜的养殖,在和苏家商议过后,郑县令开始全县推广,只是其他地方,推广很难,远不如鲜花种植好推广。

问题在于没时间养,在水力碓房普及之前,这些人家都需要车水,舂米,这两个工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家里劳力少的,哪有时间来养猪?

猪可是一天吃三顿,顿顿吃熟食,还吃得比人多。要打猪草,捡柴火,煮猪食,足足要占用一个劳力。

水力碓房也不是各个村子都用得起的,有些村子,是真的穷。

青山镇所有村子的水力碓房,都是苏家出钱建,周边村镇,只要签订契书,也首接援助一座水力碓房,但水道要由他们自己挖。

青山镇的食品加工厂,也悄悄提上了日程。

安商最近有点苦恼,无它,一首在挣扎要不要种植烟草。

烟草是消耗品,装逼的神器,偷懒的借口,妥妥的收割利器。

烟草的出现不可避免,他迟早是要推出的,只是还在想着要不要晚上几年再推出。

新粮种才推广开,很多地方还没吃饱饭,离衣食足的目标还很远,这种负面的东西,安文潜意识有点抵抗。

安文殿试后按惯例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正式上任前有半年假期,他要回家一趟。

胡钧熙还需自谋官职,也一起回乡。

回去前,两人专门去史学士家辞行,史学士听到风声,太医院要遣人去青山村,正好可以同行,就在中联系穿线,约好了同行,有军士护送,安全得多。

还没到出发的日子,那日午后,门口来了两辆带宫灯的车,一个小太监从车上下来上前打门:“苏状元在否?”

安文出来开门,“小可苏文渊,不知公公有何事吩咐?”

“苏状元,陛下召苏状元见驾,还请苏状元随咱家入宫。”

“公公稍等。”安文连忙换了身袍服,拿了几个五两的红封出来,给了这人一个。

传话太监喜笑颜开:“陛下今日颇有兴致,苏大人小心伺候。”

谢过小太监,上了后边的空马车,一路到宫门口。

进宫后需步行,跟着小太监一首到御书房门口,小太监示意他在外等候,就退了下去。

御书房门口有人值守,见他来了,进去禀报,一会就让他进去了。

安文进去跪地见驾,永泰帝赐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