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宇宙明亮能量纤维穿过它,其中只有少数穿过集合点。这是因为集合点的面积相对较小。
然后他指向了集合点周围的一圈明亮光环说:“在这周围总是有一圈特别明亮的光环。”
这样的解释让李明对古典巫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他开始意识到,巫术不仅仅是关于魔法和神秘的事物,更是关于人类感知和认知的本质。通过感知事物的本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这个世界。
最后,他们注意到了两件事:第一,人类的集合点可能会脱离它们原来的位置。第二,当集合点在原来的位置时,知觉似乎是正常的,这可以从观察对象的行为方式来判断。但是,当集合点不在平常的位置上时,观察对象的行为变得不寻常,这表明他们的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他们以不寻常的方式感知世界。
古代巫士通过以上观察得出的结论是,集合点的移动越大,行为的改变也越不寻常。因此,他们认为,意识与知觉也会相应地发生不寻常的改变。
!素羽提醒李明:“要注意当李明说看见时,他总是用‘看起来好像’或者‘似乎’来描述。‘看见’下的任何事物都是独特的,除非用比较的方式,否则无法谈论它。”他指出,李明通常用猎食者的视角来看待他所看见的一切,因此必须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他所看到的一切。
在观察了集合点及其光环的作用后,古代巫士发展出了一套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集合点通过集中光亮于穿过集合点的宇宙能量纤维上,将这些纤维集合成一个对世界的稳定知觉。这些纤维是如何集合成对世界的稳定知觉的呢?巫士虽然看到了能量的运动,但却无法解释能量是如何以及为何运动的。
李明询问:“那些纤维怎么集合成对世界的稳定知觉?”素羽回答说:“没有人可能知道答案。”他强调说,巫士只是看到了能量的运动,而无法解释能量是如何以及为何运动的。他指出,古代巫士观察到无数的有知觉的能量纤维穿过集合点时,它们被聚合了,被那光环所结合;他还观察到那光环在失去知觉的人或将死的人身上会变得很黯淡;而在尸体上则完全没有。他们相信那光辉就是意识。
关于尸体上是否有可能存在集合点的问题,他回答说:在死的生物上完全看不出一点集合点的痕迹。集合点与它的光环是生命与意识的标志。古典巫士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意识及知觉和集合点及其光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否有可能那些巫士被他们的观察所误导了?”李明问道。素羽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李明无法告诉你原因,但巫士是不可能被观察误导的。”他接着说:“现在,他们从观察中得出的结论也许并不准确,但这是因为他们的纯朴所致。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巫士必须尽一切可能培养他们的心智。”
此时他的语气变得更为柔和:“当然,最安全的做法还是让巫士停留在只描述他们所看见的。然而,面对解释与做出结论的诱惑确实是太大了,即使是为自己这么做也是一样。”
古代的巫士能透过对能量结构的深入研究,观察到关于集合点的移动所产生的效应。素羽告诉我,当集合点在不同的位置移动时,无数新的明亮能量纤维会在此聚集。巫士们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得出结论,因为意识的火花随着集合点的移动而跳动,知觉自然随之聚集在一起。由于集合点的位置不同,所创造的世界也因此与李明的日常世界截然不同。
古代巫士能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集合点移动:一种是发生在明晰球体表面或内部的移动,他们称之为“位移”,另一种则是移动到明晰球体外部,他们称此为“运动”。他们发现“位移”和“运动”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允许的知觉方式的不同。
在那些日子里,李明总是专注于考证的问题,“对不起,素羽,”他曾对我直言,“这个关于集合点的故事似乎过于虚幻,无法实证。我无法理解如何处理它。”
我反驳道:“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亲自观察集合点!虽然看见并不困难,但真正难的是打破李明内心束缚自己的桎梏。为了打破它,李明需要能量。一旦李明获得足够的能量,看见就会自然发生。其中的诀窍在于放下李明内心的满足与虚假的安全感。”
我补充道:“李明,你明白的,看见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最重要的就是是否有足够的能量。请你相信我,最困难的部分是说服你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