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山谷飘着似有若无的雾气,李明沿着蜿蜒的石阶拾级而上,衣袂间已沾染了松针的清香。·x_x*n′y!d+..c^o\m¢这座隐于云雾中的道观藏在终南山支脉深处,连名字都未刻在山石上,只由一位白发道人十年前偶然提及。
\"施主可是来寻玄真观的?\"山门前扫地的灰衣老者抬起头,皱纹里夹着细碎的晨露,\"观里正缺个抄经的杂役。\"李明不禁一怔,他原本是为了寻访那位隐居的道门前辈而来,却未曾料到竟会误闯如此清幽之地。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宛如天籁之音,从松林的深处悠悠传来。这笛声婉转悠扬,时而如追逐嬉戏,时而又如泣如诉,令人陶醉其中。身旁的老者见状,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柳姑娘在涧边练习吹笛呢。她常常说,这潺潺的流水声中,似乎蕴含着道的韵律。”李明闻听此言,心中对这位柳姑娘越发好奇起来。他随着老者穿过一条挂着铜铃的回廊,清脆的铃声在微风中摇曳作响,仿佛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灵动。转过回廊,李明的目光被溪边的一幕吸引住了。只见溪边立着一位素衣少女,她身姿绰约,宛如仙子下凡。少女斜倚在一棵古老的柳树上,那柳树的枝条如绿色的丝绦般垂落,与她的素衣相互映衬,更显得她清丽脱俗。她的手指葱白修长,轻轻地按在竹笛的孔洞上,仿佛在与竹笛低语。她的发间别着一朵洁白的野姜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当流水漫过她那双赤足时,笛声忽然变得高亢激昂,如同一只受惊的飞鸟,直冲云霄。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仅惊起了一树的雀鸟,也让李明的心灵为之一震。“这曲子叫《鹤鸣涧》?”李明不禁脱口而出,仿佛被这美妙的旋律所吸引,完全沉浸其中。少女听到他的声音,突然像受惊的小鹿一般,猛地回过头来。她手中的笛子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当啷”一声掉进了溪水中。少女急忙伸手去捞,然而溪边的青苔让她脚下一滑,整个人都失去了平衡。李明见状,心中一惊,连忙抢步上前,想要扶住少女。就在他快要碰到少女的一刹那,却惊讶地发现她已经稳稳地站在了水中,宛如凌波仙子一般。她的裙裾在水中轻轻飘动,仿佛与那尾游过的红鲤相映成趣。“你是京城口音。”柳儿抬起头,用手抹去脸上的水珠,露出一双明亮如涧水般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李明,“你可是来这深山之中躲避烦忧的?”时光荏苒,三个月转瞬即逝。如今的李明已经能够熟练地摆放晚课所需的法器,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流畅。这一天,李明像往常一样路过藏经阁,忽然间,他瞥见柳儿正静静地跪坐在蒲团上。她的素手轻轻扬起,一张黄符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竟然自动飞舞起来。就在此时,阁外突然雷声大作,震耳欲聋。豆大的雨点如瓢泼般砸向屋顶的瓦当,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雨点却像是有灵性一般,纷纷避开了柳儿周身三尺的范围,没有一滴落在她身上。“雷法需先炼己。”柳儿缓缓收起符纸,她的发梢还滴着晶莹的雨水,宛如清晨的露珠。′w¨o!d^e?b~o-o!k/s_._c_o/m*她的声音清脆而悦耳,仿佛天籁之音,“《黄庭经》中有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你整日只顾着抄经,却忘了调息养气,如此怎能修成正果呢?”深夜,月光如水般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经卷之上,仿佛给这些古老的文字披上了一层银纱。李明按照她所教的方法,盘膝而坐,双目紧闭,静心调息。当他稍稍睁开眼睛时,却惊讶地发现少女已经在蒲团上结起了莲花印。她的身姿优雅,宛如仙子下凡,而那微微露出的颈间,竟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淡红的脉络——这是任督二脉初通的征兆!竹笛横在案头,笛尾雕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青鸾,仿佛随时都能乘风而起,翱翔天际。子时的钟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李明心中一惊,丹田处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感觉,仿佛有无数火蚁在爬行,让他有些慌乱。就在这时,一只微凉的手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那是柳儿的手。柳儿的指尖带着松针与晨露的气息,清凉而宜人。她似乎感受到了李明的慌乱,于是用自己的内力引导着他体内躁动的真气,沿着经脉缓缓游走。月光在他们交握的手掌间流淌,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恍惚间,李明看见漫天的星斗如流星般坠入她的瞳孔,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盛夏的午后,阳光炽热而浓烈。在藏经阁后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