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驸马…陈大人,这是应天府‘居民身份证’发放人员目录,请您过目。`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
“这是,从国子监内招募的属吏名单,需您签字盖印发往吏部核对。”
“这是海员招录名单,需要您签字盖印,发往兵部核对。”
“哦对了…这还有一份水师教官、造船工匠的录入名册,需要您确认。”
“另外,最近银监司出了点状况,银监司副司长王辉王大人让下官跟您说一声,劳烦您有空去一趟。”
“……”
政务司衙门内,身为政务司首位入驻的政务大臣(军机大臣)的陈锋,正坐在大案后书写着什么。
只不过他并未使用毛笔,而是握着一支碳素笔,那握笔姿势也颇为奇特。
这一幕,看得正在向他汇报各项工作的李景隆眼皮直跳。
没错,李景隆最终成为了陈锋身边的得力助手。
协助处理日常杂务、整理汇总各类信息,而后汇报给陈锋。
待陈锋签字盖章后,便由他送往各部核对、接洽。
起初,李景隆心中颇为不情愿,觉得这官职太小,与自己身份不相符。
但在老父亲李文忠苦口婆心的教诲下(皮鞭教育),他才勉强前来任职。
入职一段时间,深入了解陈锋所做之事后,李景隆由衷地感到心悦诚服。
因为陈锋所做的每一件事,看似平凡普通,实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而且,陈锋的勤勉程度远超李景隆的预料。
这样一位能做事、肯做事、做大事,一心为民为国、兢兢业业做事的人,着实值得敬重。
渐渐地,李景隆改变了对陈锋的固有看法。
这人虽说年纪轻轻,但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敢想敢干,效率极高,令人刮目相看。
共事一段时间后,李景隆还发现,陈锋并非如传言中那般桀骜、猖狂,反而是个极为温和之人。
起码对待属吏、下官以及百姓皆是如此。
然而,有两点一直让李景隆有些难以接受。
其一,陈锋平日吃饭的吃相…实在是难以恭维,李景隆甚至怀疑这家伙是不是饿死鬼投胎,吃得那般急切。
其二,便是陈锋写的毛笔字…简直不堪入目,水平与刚启蒙的孩童无异,歪歪扭扭,毫无笔锋可言…简直不忍直视。
好在,陈锋用碳素笔写出来的字倒别有一番韵味。只是那握笔姿势,对于平日里最喜爱琴棋书画的李景隆而言,看着实在是别扭。
他不禁思索,陈锋如此才华横溢,为何偏偏驾驭不了毛笔,只能使用这碳素笔呢?实在是令人称奇。!零¢点`看_书¢ *免`费^阅′读¨
但转念一想,或许这便是奇人的独特之处吧。
这些念头在李景隆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嘴上却一刻不停,将今日的工作逐条理清,以清晰的口齿、富有磁性的声音,有节奏、有韵律地向陈锋汇报完毕。
直至此时,陈锋才放下碳素笔,抬起头看向李景隆,神色有些难以捉摸,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辛苦你了!”
李景隆拱手行礼:“下官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陈锋微微一笑,拿起李景隆放在案上的奏报,逐一认真查看起来。
他负责的事务繁多,诸如预防天花的痘苗推广、抗生素的批量提取、身份证的普及、银监司的管理以及大明宝钞、国债的发行,还有航海海员、造船工匠的招募训练等等……
虽说他只需把控全局,具体事务交由下属去办,可每日仍需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提出建议、复盘工作计划、抽查工作、签字盖章…时不时还会被朱元璋或是朱标唤去询问政务…
哦,除此之外,每天还得进宫看望未婚妻宁国公主朱英娆,培养感情——主打一个养成系娇妻!
总之,如今的陈锋极为忙碌。
若不是从国子监招募了诸多帮手,陈锋非得忙得焦头烂额不可。
此刻,他正在查看身份证的普及情况。
他以大明京都金陵城为核心,逐步向外扩散推广。
但由于身份证制造效率较低,一两个月过去,也才刚刚在整个应天府完成推广。
想要推广至全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当然,陈锋觉得进度缓慢,可朱元璋却甚是满意。
反正就当作一次大明人口普查,三五年时间也不算久。
而陈锋受限于技术条件,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