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他的心思,连忙点头解释:“自大明开国以来,洪武皇帝的生平事迹便传遍天下,被无数人传颂。如今,就算是牙牙学语的稚童,都能说上几句陛下的丰功伟绩。”
朱元璋先是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又得意起来,轻抚胡须道:“也是,以咱…以洪武皇帝的雄才大略,其英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确实无需过多宣扬。”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掌柜心中虽闪过一丝荒诞的念头,却也只能连连附和。
朱元璋轻咳一声,又问:“那民间百姓对咱……对洪武皇帝的评价如何?”
一旁的陈锋和朱英娆对视一眼,嘴角忍不住抽搐。
他们都知道,朱元璋就爱听百姓的夸赞,尤其是民间百姓发自肺腑的称赞。
朝中大臣的阿谀奉承,他向来不屑一顾,可要是听到百姓的好话,他能高兴好几天。
每年秋收之后,他都会特意召来一群凤阳老乡入宫,与他们饮酒叙旧,一来了解民间疾苦,二来就是想听老乡们夸赞自己,多年来,乐此不疲。
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有惊恐,有激动,还有一丝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恭敬回话,却被朱元璋打断:“罢了,你既已猜出朕的身份,想必也不会说真话,退下吧!”
朱元璋何等人物,掌柜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全都被他看在眼里。
他也意识到,自己太久没微服出巡,假扮身份时生疏了许多,不经意间多次说漏嘴,才让这机灵的掌柜猜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掌柜顿时如遭雷击,慌忙跪地,想要行大礼参拜。
朱元璋再次挥手制止:“退下吧!记住,不许泄露朕的身份,否则严惩不贷!”
掌柜吓得浑身发抖,颤颤巍巍地退了出去。
看着掌柜离去的背影,朱元璋兴致缺缺:“算了,还是去田间地头走一趟吧。”
陈锋自然没有异议,思索片刻后建议道:“陛下,不如去试验田看看。近日又开辟了不少新的试验田,等这批秋播红薯种下,来年春季就能收获。到时候,可以挑选一些优良品种推广到民间,让百姓们试种。”
朱元璋点头同意。
朱英娆满心欢喜,自从和陈锋相识相恋,她早已是“陈锋去哪儿,她就去哪儿”。
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两人感情愈发深厚,只差最后一步“洞房花烛”。
如今,朱英娆每日晨起,第一件事便是精心梳妆打扮,然后迫不及待地出宫寻找陈锋。
有时在政务司,有时在银监司,有时又在市舶司……而最近半年,两人约会的地点更多地变成了试验田。
所以,一听要去试验田,朱英娆立刻自告奋勇:“父皇,我知道路,我来带路!”
一开始,朱元璋还颇为欣慰,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可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什么,脸色瞬间一黑,狠狠瞪了陈锋一眼。
陈锋无奈地苦笑,随着他和朱英娆婚期临近,朱元璋这“老丈人看女婿”的挑剔劲儿越来越明显,脾气也越发古怪。
这大概就是天下父亲的通病吧,看女婿总是越看越不顺眼。
一行人来到试验田,朱元璋仔细视察了一番后,实在受不了陈锋和朱英娆之间甜蜜互动,看得他头疼不已。只能打发二人先行离开。
随后,朱元璋独自前往应天府各地视察民情。
可谁能想到,这一视察,竟牵扯出一桩惊天大案——空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