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府衙内,知府铁铉正焦灼不安地来回踱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1-3\3,t·x_t..?c/o.m′
他本就清癯的面庞此刻更显憔悴,高耸的颧骨在昏暗的烛光下显得尤为突兀,长期操劳使得他的肤色愈发黧黑,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
自他走马上任凤阳知府以来,日子就没一天好过。
甫一到任,凤阳的勋贵们便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丝毫没把这位新官放在眼里。
堂堂大明龙兴之地,如今却衰败凋敝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更棘手的是,这群勋贵见拉拢不成,竟公然派人威胁,扬言若他胆敢将凤阳的真实状况奏报陛下,就让他永远无法活着离开凤阳。
铁铉虽是个刚正不阿、不惧生死之人,但他深知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莽撞行事。
在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他只能暂且隐忍,暗中收集着那些淮西勋贵们违法乱纪的罪证,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将他们的恶行公之于众,呈递给皇帝。
然而,这期间偏偏又祸事不断,一桩接着一桩,让人应接不暇。
先是秦王朱樉与楚王朱桢命悬一线,险些被白莲教当作祭祀的祭品;好不容易将两位亲王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却又惊闻白莲教妄图水淹凤阳府的惊天阴谋。
这边白莲教的危机刚刚平息,晋王朱棡又闯出大祸。
他因与所历练卫所的百户发生矛盾,年轻气盛之下,竟贸然冲撞上司,还失手将对方打伤。
结果朱棡自己也被军法处置,挨了四十军棍,若不是铁铉及时赶到,只怕这条命都要丢在那里。
由于这些亲王在此地历练的身份都是绝密,整个凤阳除了铁铉知晓他们的真实身份外,再无他人得知。
铁铉可谓是分身乏术,一边要殚精竭虑地恢复凤阳的民生,不辞辛劳地搜集淮西勋贵的不法证据;一边又要时刻关注着这群亲王的动向,为他们闯下的祸事收拾烂摊子。
所幸燕王朱棣一直以来表现出众,没给他添什么麻烦,也算是让他在这重重困境中能稍稍松口气。
可谁能料到,就在他刚放下对朱棣的担忧时,噩耗传来——燕王朱棣失踪了!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铁铉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大活人,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凭空消失了!
铁铉心急如焚,立刻调集了大量的护卫、衙役以及卫所兵,在凤阳境内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
然而,几日过去,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线索,朱棣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踪迹全无。
这一下,铁铉彻底慌了神,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朱棣失踪一事上奏给皇帝。同时,也将这段时间辛苦搜集到的淮西勋贵的不法证据一并呈报上去。
虽然证据还不算十分完备,但也足以说明问题。
他满心期望朱元璋能派遣得力之人前来调查此事,顺便寻找燕王朱棣的下落。
在等待京城回复的日子里,铁铉没有丝毫懈怠,依旧不遗余力地派人四处搜寻朱棣的踪迹。
他心里十分清楚,燕王朱棣一直以来都是陛下除太子殿下之外最为宠爱的皇子,而且在众多亲王之中,朱棣展现出的卓越才能更是有目共睹,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对他寄予了极高的厚望。
倘若朱棣在凤阳遭遇不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铁铉倒不是畏惧自己会掉脑袋,他本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真正担心的是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难以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
等待的时光漫长而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折磨着铁铉。
他感觉自己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年纪轻轻的,却仿佛已经快要秃顶了。
终于,在情报送抵京城后的第三日,铁铉盼来了消息。
一名暗卫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地冲进衙门,将一封皱巴巴的信件递到铁铉手中后,便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
铁铉神色微变,连忙吩咐手下将暗卫带下去好生休息。
他深知,对方这是日夜兼程、长途奔袭,没有片刻停歇,才累成这般模样。
安顿好暗卫后,铁铉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取出密折,全神贯注地研读起来。
密折上的文字寥寥无几,可铁铉看完后,脸色却不停地变幻着。
上面的内容十分简洁:“继续搜寻,朕将亲临!”
皇帝要来了!
这个消息让铁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