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66章 徐妙云的智慧!结局!

第66章 徐妙云的智慧!结局!

臣,似要将每个人的心思都看穿。

随着三声清脆且威严的静鞭声在殿内轰然炸响,满朝文武齐刷刷地行叩拜大礼,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声音如山呼海啸般震耳欲聋,声浪冲破殿宇,直上云霄,久久回荡在皇城内外。

朱元璋轻轻挥动着绣有金龙的宽大衣袖,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他的声音虽低沉,却字字清晰,如同洪钟般传入每一位官员的耳中。

百官缓缓起身,朝会正式开始。

整整大半个时辰过去,既定的政务皆已商议妥当,按照惯例,此时便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然而,今日的朱元璋却并未给其他官员进奏的机会,而是神色冷峻,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韩国公长子李琪买凶刺杀忠义侯陈锋之事,已经过去许久,今日也该好好议一议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哗然。

早已致仕却仍列席朝会的李善长,此刻站在群臣前列,听闻此言,藏在袖袍下的手掌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心里十分清楚,儿子李琪的生死,就在今日这一场朝会的决断之中!

在周遭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与众人审视的目光下,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抬头直直地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目光中既有忐忑,又带着一丝期盼。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在群臣中不断搜寻着陈锋的身影,他迫切地想要与陈锋见上一面,亲自与他谈一谈,看看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

然而,直到朝会进行至此,他都未能见到陈锋的踪影。

想来陈锋此刻还在府中养病,并未前来上朝。

这一情况,不禁让李善长心中生出几分疑惑。

陛下明明要宣布此案的最终结果,作为当事人的陈锋,却偏偏缺席,究竟是因为胸有成竹、有恃无恐,还是真的病重无法起身?

李善长眼神微眯,心底隐隐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想到此处,一股苦涩之意在他心中蔓延开来,真是应了那句“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啊!

昨夜出宫后,李善长并非无所作为。

他连夜向许多昔日的下属官员发出邀请帖,希望能在韩国公府与他们相聚,商议对策。

然而,愿意赴约的人少之又少,且大多都是些在朝中无足轻重的小官。

而六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台等朝中要害部门的官员,皆对他的邀请毫无回应,就好像根本没有收到过请帖一般。

这一夜,李善长辗转难眠,心中已然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一次,李琪怕是凶多吉少,在劫难逃了!

至于那传说中能免死的“丹书铁券”,李善长心中十分清楚,这东西虽为皇帝御赐,但它究竟有没有用,全凭皇帝一句话。

皇帝说它有用,它便是保命的神器;皇帝说它没用,那它不过就是一块毫无价值的破铜烂铁罢了!

可即便心中已然绝望,李善长仍旧心有不甘。

今日,他坚持前来参加朝会,虽说已经致仕,但他毕竟还是朝中的韩国公,依照惯例,仍有资格参与这大朝会。

他原本打算,等朝会结束后,再找机会向朱元璋求情。

然而,看朱元璋此刻的态度,似乎根本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一心想要在朝会上就将此案了结。

这一发现,再次让李善长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

果不其然,随着朱元璋那如鹰隼般的目光扫视全场,原本还在议论纷纷的百官瞬间安静下来。

紧接着,刑部尚书詹徽迈步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李善长神色一紧,急忙扭头看向詹徽,眼神微凝。

而詹徽却面色平静,丝毫没有受到李善长目光的影响。

他与李善长并无恩情往来,相反,忠义侯陈锋还曾对他有过恩情……

“准奏!”朱元璋微微抬手,沉声道。

詹徽整了整官服,朗声道:“陛下,忠义侯陈锋为筹备朝廷明年北伐的军费,亲赴松江府,日夜操劳,夙兴夜寐,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将诸事妥善处理完毕。如此一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朝廷忠臣,却在疲惫至极之时,遭到歹人袭杀。

若不是陛下洪福齐天,大明国运昌盛,忠义侯陈锋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说到此处,詹徽语气陡然激昂起来,“陛下,这样的忠臣、能臣、国之栋梁遭此毒手,若放任凶手逍遥法外,岂不是寒了朝中所有正直忠义之士的心!

再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