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外,细雨如丝,绵绵不绝,仿若一张细密的愁网,将临安公主朱英凝的心紧紧缚住。-d^a¢n!g`k_a′n~s-h\u^.`c¢o?m`
她那阴沉、低落、苦闷与萧瑟的情绪,如这阴霾的天气一般,挥之不去。
还有不足一月便要成亲的未婚夫,竟突然离世,这是何种滋味?
更要命的是,他竟是咎由自取,因犯下买凶杀人的重罪而身死,而那刺杀的对象,正是她未来的妹夫——陈锋。
这个消息,宛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朱英凝整个人瞬间陷入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啊?李琪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疑问,如同一团阴魂不散的迷雾,在她脑海中不断盘旋,久久无法消散。
她实在难以理解,李琪究竟是出于何种疯狂的念头,竟敢对陈锋下手。
要知道,陈锋可是连父皇、母后以及太子大哥都极为看重、处处哄着的人物,刺杀他,无疑是自寻死路。
如今,事情败露,李琪身死,他们之间的婚事自然随之烟消云散。
各方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无人再提及此事,仿佛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然而,婚事早已定下,外人虽嘴上不说,但心里想必都在暗暗看笑话。
这让朱英凝几乎快要将自己封闭起来。
其实,她并非对李琪爱得刻骨铭心,以至于因他的死而悲痛欲绝。
她只是深感命运对自己太过不公。
这一番变故,她的名声算是毁了。
虽说尚未成亲,但双方婚约已定许久,天下皆知。
如今李琪身死,婚约虽无人再提,却如一道无形的枷锁,依旧横亘在那里。
可未婚夫已死,她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另选他人改嫁?
呵呵,且不说还有没有人敢娶她,就算有人敢,她自己又怎能过得了心中那道坎?
在这个时代,虽说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人伦礼仪依旧被看得极重。
像她这种未婚夫未嫁便离世的情况,知晓内情的人明白是李琪自作自受,可不知情的,恐怕还会觉得她朱英凝克夫。
各种流言蜚语,必将如暴风雨般向她席卷而来,令她喘不过气。
越想,她越觉得悲哀,对自己的往后余生,满心都是迷茫。
有那么一瞬间,自缢的念头如恶魔般在她心中一闪而过。
她恍惚地望着亭外的细雨,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披帛,却依旧觉得浑身发冷,仿佛这寒冷已侵入骨髓。
“哎!”一声饱含怜惜的轻叹,从不远处传来。
马皇后的身影,缓缓出现在朱英凝的视线中。
她看着女儿那孤单落寞的背影,眼中满是心疼。
朱英凝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对女儿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
英凝本就是个文弱的女子,性格文静内敛,心地善良,平日里不争不抢,宛如一朵静静含苞待放的花朵,温婉而柔弱。
如今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马皇后真担心她会一时想不开,走上极端。
知女莫若母,马皇后几乎立刻就猜到了女儿心中那些危险的念头。
然而,这种事旁人很难劝解开,只能靠朱英凝自己慢慢从阴霾中走出来。
至于女儿的婚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或许,可以重新物色一个人选,这次,不再考虑勋贵家的子嗣,去民间寻一个普普通通、听话懂事、沉稳持重且懂得照顾人的男子,或许能给女儿一份平淡却真实的幸福。
名声固然重要,但与女儿的幸福相比,终究还是后者更为关键。
思索再三,马皇后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轻轻走上前,来到朱英凝身后,缓缓伸出双臂,将她温柔地拥入怀中,轻声说道:“闺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人生的际遇啊,变幻莫测,充满了无常。咱们人呐,总得往前看,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之中。
这次的事,对你来说,或许反而是一种幸运,起码是在你们还未成亲之前便已了结。
若是成亲之后才发生这般变故,那你往后的日子,才是真的苦啊。”
说着,马皇后一边温柔地伸手轻轻抚过朱英凝的后背,如同安抚一只受伤的小鹿,继续轻声安慰道:“闺女,别想不开。名声这东西,对你的身份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一文不值。
只要你愿意,什么样的男子,母后都能为你寻来。
你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不必太过纠结那些世俗的繁文缛节。”
朱英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