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的颗粒,不禁惊叹:“这就是味精?”
徐增寿、徐允恭和徐妙锦也纷纷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
徐妙云点点头:“正是。”
徐达端详着琉璃瓶和里面的味精,喃喃道:“十两银子……听着倒不算贵。”
十两银子对寻常百姓来说,足够一家五口一年的生活开销。
但对徐家这样的权贵之家来说,十两银子确实不算什么大数目。
但话一出口,他又觉得哪里不对劲,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徐妙云也觉得父亲的话有些蹊跷,思索片刻后,摇头解释道:“判断贵不贵,不能只看售价,关键得看成本。要是成本八两,卖十两,那确实不算贵;可要是成本只有几文钱,却卖十两……那可就贵得离谱了。”
徐达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还是闺女想得透彻,我就说感觉哪里不对!”
说罢,他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压低声音问道:“你觉得,这味精是哪种情况?”
徐妙云轻咬嘴唇,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也没必要深究。陛下和陈锋这么做,自然有他们的考量。今天的话,大家就烂在肚子里,别往外传。”
徐达心中了然,女儿虽没明说,但话里话外已经暗示了答案——必然是成本极低,利润极高。
想起上次琉璃生意的“套路”,那些富商被狠狠“割了韭菜”,徐达不禁咂舌。
看来这味精背后,又是一场精妙的布局。
但他深知,此事事关重大,当即严肃地说道:“妙云说得对,这是陛下和陈锋的谋划,咱们掺和不得。今天的谈话,谁都不许往外说半个字!”
说罢,他又严厉地叮嘱徐允恭、徐增寿和徐妙锦。
兄妹三人见父亲和大姐神色如此严肃,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外传。他
们心里清楚,外界还不知道味精背后的操盘手是陛下和陈锋,一旦消息走漏,很可能坏了大事,到时候徐家可吃罪不起。
一家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各自散去。
临走前,徐妙云忍不住轻声感叹:“陈锋此人,心思玲珑、手段高明,当真是……心黑手辣,狼狈为奸啊。”
最后两个词,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徐达等人只听到前面的夸赞,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徐妙云见状,微微一笑,并未多做解释。
在她心中,这并非贬义词,而是对陈锋和陛下默契配合、为朝廷谋利的一种认可。
为了天下安定,牺牲一些权贵士绅的利益,又有何妨?
为了天下百姓,就苦一苦权贵士绅吧…
想到陈锋和陛下悲天悯人说这话的场面,徐妙云不禁莞尔,只觉这二人的谋划,实在有趣。
……
与此同时,皇宫慈宁宫内,同样飘出阵阵诱人的饭菜香。
登基后的朱元璋念着马皇后的手艺,特意命人在慈宁宫设了小厨房。
只要他来慈宁宫,马皇后总会亲自下厨,为他做上几道爱吃的家常菜。
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小米粥配上几碟咸菜,朱元璋也吃得格外香甜,因为这里面满是妻子的心意。¨小!说/宅* ?更!新\最?快*
但今日不同,餐桌上摆满了丰盛菜肴,马皇后特意选用了陈锋改良的细盐,还大方地加了不少味精。
这都是朱元璋的要求,细盐和味精在京城引发的热潮,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满心欢喜之余,他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尝尝,这两样神奇的调料到底有何魔力,甚至不惜“麻烦”自己的妻子下厨。
待最后一道菜上桌,朱元璋撸了撸袖子,目光扫过在座众人。
只见陈锋、朱标、朱英娆、朱英凝,以及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已‘严阵以待’,他大手一挥,高声道:“开吃!”
霎时间,众人纷纷拿起碗筷,如同奔赴战场的士兵,风卷残云般动起了筷子。
马皇后看着自己精心摆放的菜肴瞬间变得“一片狼藉”,无奈地摇头轻笑。
但见众人吃得满嘴流油,赞不绝口,竖起的大拇指就没放下过,她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对喜爱烹饪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得到食客的认可更令人开心的呢?
……
虽然马皇后的厨艺本就精妙绝伦,煎炒烹炸间尽显巧思,每一道菜肴都色香味俱佳。
但有了陈锋研制的细盐与味精的助力,她的厨艺更是犹如猛虎添翼,达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