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没有战报传来。
一说起北伐之事,朱元璋便揉了揉眉心,刚要开口,瞥见朱英娆正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望着自己,话语便戛然而止。
他挥了挥手,说道:“丫头,你在这儿凑什么热闹,还不快回去!”
朱英娆小嘴一撇,满脸不悦,气呼呼地转身走了几步,但并未走远。
朱元璋见状,无奈地笑了笑,看向陈锋说道:“这丫头,一刻都离不开你。”
陈锋也笑着回应:“这样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一时语塞,指了指陈锋,没有继续说北伐的事,而是话锋一转:“既然如此,等春播结束,农事稍闲,就选个良辰吉日,你和英娆把婚事办了吧。提前一年也无妨。”
陈锋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行礼:“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他对此并无异议,提前成婚倒也不错。
若再拖延下去,朱英娆恐怕真要急得“翻天”了。
虽说陈锋并不着急,但朱英娆早已迫不及待。
陈锋扭头看了眼不远处,正气呼呼地用树枝戳蚂蚁窝的朱英娆,不禁莞尔一笑。
若是她得知这个消息,怕是要高兴坏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叮嘱道:“此事暂且不要告诉她,免得她太过激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这丫头生性纯真烂漫,一激动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锋一眼。
陈锋神色如常,只是轻轻应了一声,随后又将话题转回北伐战事。
朱元璋也不再多说其他,只是叹息一声:“不太顺利。”
“出了什么状况?”陈锋眉头紧锁。
难道历史又一次启动了那神秘莫测的“因果律武器”,强行修正历史轨迹,不想让元庭如此轻易覆灭?
这个念头让陈锋心中警铃大作,为了此次北伐,他耗费了大量心血,若是战败,即便以他的能力,短期内也难以再次筹备足够的军费。
朱元璋见陈锋面色凝重,便知他误会了,连忙解释道:“没你想得那么糟糕,只是遇到了大军深入漠北时常会遭遇的难题——找不到敌人的踪迹。”
陈锋愣了一下。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望向北方,长叹一声:“元庭终究不是傻子,不会与大明正面硬抗。他们本就崛起于草原,对漠北深处的地形、环境了如指掌。若一心想要遁逃、隐藏,明军确实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漠北地域辽阔,东西横跨数千里,想要在这茫茫大漠之中搜寻到元庭的踪迹,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而且,纳哈出与扩廓帖木儿截然不同,此人既无野心,也缺乏魄力,从未想过复兴大元,只图割据一方,逍遥自在。
可如今他越是如此畏缩,反而越增加了明军找到他的难度。~看+书?君\ `更?新,最`全?
找不到他,就更别提将其击败、收服了。
倘若这次大军无功而返,日后再想解决纳哈出,可就难上加难了。”
陈锋听后,方才恍然大悟。
他这才深刻意识到,在古代战争中,一切都依赖人力,寻找敌人踪迹全靠斥候四处探查。
但正如朱元璋所言,大漠实在太过广袤无垠,想要找到敌人,运气成分占比极大。
此时,陈锋不禁怀念起后世的卫星定位、电话通信等先进技术。
可惜,在这个时代,他连电力都难以实现,即便成功产生电力,也无法有效储存,更别说卫星定位和电话通信这些高科技产物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陈锋心中涌起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他皱了皱眉头,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以往北伐时,是如何找到元军踪迹的?”
朱元璋看了陈锋一眼,说道:“刚刚不是说了吗,以前主要是和扩廓帖木儿作战。那家伙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复兴元庭,即便大明不去主动攻打,他也会集结兵力南下,妄图侵入中原。
如今王保保(扩廓帖木儿)已死,纳哈出成了大明最大的威胁。偏偏这家伙胆小如鼠,除了偶尔南下劫掠物资,平日里便深藏在大漠深处,无人知晓他的具体位置。”
陈锋听后,心中也觉得此事颇为棘手。
朱元璋拍了拍陈锋的肩膀,安慰道:“别想太多,打仗本就充满变数,‘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变化莫测才是战争的常态。咱们要‘未虑胜,先虑败’,咱早已做好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
陈锋有些闷闷地应了一声。
虽然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