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我们为“活菩萨”、“断案如神”。
卢纳大人站在门边,神色平静,而王七早已乐得合不拢嘴,抱着百姓送来的点心左一口右一口地吃着。
“孙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一个年迈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到我面前,双手颤抖地捧着一面写着“明镜高悬”的锦旗,“我家儿子险些就成了那诅咒下的冤魂……多亏了你们!”
我接过锦旗,微微一笑:“为民解惑,是大理寺的职责。”
周围人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那一刻,我心中确实涌起一股激动与欣慰。
毕竟,这是我们一起拼尽全力换来的真相,是无数个夜晚翻阅古籍、追踪线索的结果。
但我没有沉浸太久。
我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来不会只出现一次,他们藏匿于黑暗之中,等待下一次出手的机会。
——而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
“你有没有觉得……事情太顺利了?”李饼站在我身旁,目光望向远方,语气低沉。
我愣了一下,转头看他:“你是说?”
“陆城隍背后的人,还没露面。”他缓缓道,“他的计划太过缜密,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而且,那些受害者之间……还有未解开的联系。”
我心头一紧。
的确,从最初的几桩离奇死亡开始,到后来发现死者家中皆有冥息香残留,再到《夜灵九祭》的现世,每一步看似巧合,实则步步为营。
可我们查到现在,仍未找到是谁最初将这本书带入民间,又是谁最早在地方官府中散布“祖先降罪”的流言。
“也许……这只是冰山一角。”我轻声道。
李饼点点头,神情凝重。
这时,王七叼着糕点凑过来,一边嚼一边问:“你们两个又在琢磨啥大事呢?案子不是破了吗?”
我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街口人流的方向,心中隐隐不安。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飞奔而来,跪地呈上一封急报。
我接过一看,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新的案子?”李饼问。
“嗯。”我低声回应,“发生在城南郊外,一起孩童失踪案。但奇怪的是,这孩子失踪前,据说曾听到有人吟诵一首诡异的童谣。”
“童谣?”王七一愣,连嘴里的点心都忘了咽下去,“什么童谣?”
“‘月影照门楣,红衣引魂归’。”我念出那句歌词,心里顿时升起一丝寒意。
这不是普通的童谣。
这是一首在《夜灵九祭》附录中提到过的祭祀残章,用于召唤亡灵的仪式开端。
也就是说——
有人正在模仿陆城隍的手法,再次进行某种神秘仪式。
我抬头看向李饼,他也正看着我,眼神里透出同样的警觉。
“看来……我们还不能休息。”我深吸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新的挑战,来了。”
我回到书房,取出《夜灵九祭》,一页页翻看那句童谣所在的部分,同时启动系统功能【旧案索引宗卷对比】。
很快,系统反馈出一条信息:
> 【警告:当前案件可能与三年前扶风县‘红衣夜哭案’存在高度关联。】
我瞳孔微缩。
三年前?
那正是李饼父亲遇刺的时间点……
我猛地起身,将书合上,朝门外喊道:“王七!去把李饼叫来,我需要一份三年前扶风县的全部案件记录。”
王七应声而去。
窗外,风起云涌。
一场更深的阴谋,正悄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