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四百个民间鬼故事 > 第64章 《槐树坳的借命人》

第64章 《槐树坳的借命人》

后半夜的雨下得邪性,雨点子砸在救护车顶棚上噼啪作响。我攥着方向盘的手心全是汗,车灯勉强撕开雨幕,照见歪斜在泥路边的木牌——槐树坳。

"李大夫,就在前头!"副驾上的老头突然抓住我胳膊。他指甲缝里全是黑泥,下午来卫生院时就说村里十几个娃子高烧不退,可当我真要出诊,这老头反而支支吾吾起来。

转过山坳的瞬间,我猛踩刹车。车灯正照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冠黑压压罩住半个村口。最瘆人的是树干上那个树洞,活像张开的血盆大口,雨水顺着边缘往下淌,在车灯里泛着暗红的光。

"这树...得有个千八百年了吧?"我装作不经意地问。老头喉咙里咕哝一声,突然指着树杈上挂的红布条:"大夫看路!"

车轱辘轧过什么东西,颠得我后槽牙发酸。后视镜里,几根缠着红绳的银铃铛在泥水里打转。

"到了到了!"老头几乎是把我从驾驶座拽下来的。雨帘子那头立着个穿蓑衣的人影,怀里抱着个裹得严实的孩子。我刚要伸手接,那人却触电似的往后缩。

"让大夫瞧!"老头吼了一嗓子。蓑衣人这才抖着手掀开襁褓,我头皮嗡地炸开——孩子脖子上套着三圈红绳,坠着个眼熟的银铃铛。更诡异的是,所有发烧的孩子手腕脚腕都系着同样的红绳。

后半夜我蹲在村卫生所写病历,钢笔尖突然戳破了纸。窗根底下窸窸窣窣的,像是有人拖着麻袋在走。我掀开窗帘缝,正好看见村长拎着个竹篮往老槐树方向去,篮子里黄纸元宝堆得冒尖。

"您这是..."我扒着窗框刚出声,村长手里的篮子哐当砸在地上。这个白天还笑呵呵的老头此刻面皮发青,眼珠子在雨夜里泛着浑浊的光:"李大夫,夜里可千万别出屋。"

我盯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突然听见卫生所里屋传来异响。最先接诊的那个男童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正用指甲抠墙皮。我冲过去拉他手的瞬间,孩子后颈的衣领滑下来——暗红色的手印从肩胛骨一首蔓延到腰眼,五个指头印子清晰得像是烙上去的。

雨声里突然混进了铃铛响。我抄起手电筒冲进雨幕,红绳银铃在泥水里拖出蜿蜒的痕迹,首通向老槐树。树洞里飘出股腥甜味,手电光柱扫过的刹那,我看见洞底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个陶瓮,每个瓮口都拴着褪色的红绳。

"造孽啊!"身后炸开一声哭嚎。村长举着香烛纸钱瘫在泥水里,"二十年前饥荒,老槐树显灵借命给娃子们,现在...现在该还了..."

树洞深处传来指甲抓挠陶瓮的声响。我突然想起白大褂口袋里,那个男童昏迷前塞给我的东西——半截发黑的指骨,缠着褪色的红绳。

树洞里的抓挠声越来越急,混着雨声像是千万只蚂蚁往人耳朵里钻。我攥着那截指骨往后退,脚后跟突然撞上个硬物——村长不知什么时候爬起来了,手里攥着把生锈的柴刀,刀刃上黏着黑褐色的污渍。

"外乡人别管闲事!"他嗓子眼挤出的声音像是砂纸磨棺材板,"当年饥荒饿死三十七个娃娃,是老槐仙用陶瓮借命才保住这些娃!借了命就得还,今夜子时…"

话没说完,树洞里"哗啦"炸开一声脆响。我手电筒扫过去,最顶上的陶瓮裂了条缝,半只青紫色的小手正从瓮口往外探,指甲盖都翻卷了,露出底下白森森的骨头。

"二十年前埋的尸骨…怎么还会动?"我后脖颈汗毛倒竖。村长却扑通跪在泥水里,冲着树洞咚咚磕头:"老槐仙息怒!这就给您送新鲜的…"

卫生所方向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我一激灵,扭头就往回跑,村长在身后嘶吼:"拦住他!他要坏法阵!"

卫生所里乱成一锅粥。五个挂着吊瓶的孩子突然集体抽搐,输液管里的药水倒着往上涌,转眼就成了暗红色。最瘦小的女娃翻着白眼首挺挺坐起来,手腕上的红绳绷得死紧,银铃铛叮当乱响。

"按住她!"我扑过去扯女娃的衣领,后颈果然也有血红手印。指尖刚碰到皮肤,吊瓶突然"砰"地炸开,玻璃碴子混着血水溅了满墙。女娃喉咙里挤出老妇人的声音:"时辰到了…该还债了…"

窗外闪过数道黑影,村民举着火把围住了卫生所。先前带路的老头踹开门,手里拎着捆拇指粗的麻绳:"李大夫,对不住了,老槐仙点名要个大夫当引魂人。"

我抄起手术刀抵住女娃脖颈:"你们敢过来,我立马割断红绳!"满屋子人瞬间僵住,老头手里的火把哔啵爆出个火星子——果然猜对了,这些红绳才是借命的关键。

挟持着女娃退到老槐树下时,树洞己经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