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六月,胶东半岛的海风带着咸腥与燥热。/比·奇-中/文`王? *庚?新¨蕞*全¢化名朱老四的崇祯帝,在同样扮作随从的李黑子(李长风)陪同下,踏上了登州(蓬莱)的土地。此地扼守渤海咽喉,曾是拱卫京畿的重要军镇,如今,却已彻底打上了李长风的烙印。
甫一登岸,一股截然不同的肃杀之气便扑面而来,与上海那种工商业的喧嚣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是纯粹的武力中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港口外围连绵的陆军大营。营盘扎得极有章法,壕沟鹿角层层设防,了望塔高耸。营门处,哨兵挺立如松,身着笔挺的深蓝色军服,头戴圆筒状军帽,帽徽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们手中的兵器,并非明军常见的长矛大刀或老旧火绳枪,而是一种造型精悍、枪身修长、尾部带有弯曲金属钩(燧发机)的火铳!枪管在烈日下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一看便知是精工打造。
“那是……燧发铳?” 朱老四(崇祯)瞳孔微缩,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干涩。他虽深居宫禁,却也知晓火器。明军最精锐的火器营,装备的也是笨重的火绳枪,遇风雨则哑火,装填缓慢。而眼前这些士兵手中的火铳,结构明显更精巧,更利于快速击发!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些士兵无论站岗还是巡逻,皆目不斜视,步伐整齐划一,动作干净利落,眼神锐利而沉静,透着一股百战精锐才有的、深入骨髓的纪律性与杀气!这绝非他印象中那些军纪涣散、面有菜色的明军可比!
“是,燧发线膛铳。+b\q′z~w?w·._n\e·t?”李黑子(李长风)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在介绍一件寻常物事,“射程更远,精度更高,风雨无碍,装填速度是火绳枪的三倍。”
就在这时,一阵沉闷如雷的鼓点声自营中深处传来!紧接着,是整齐划一、撼天动地的脚步声!
“正步!正步走!”
随着军官嘹亮的口令,一支数千人的方阵正进行操演!士兵们肩扛燧发铳,枪刺如林,步伐沉重而统一,踏在夯实的校场上,发出“咚!咚!咚!”的闷响,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尘土在整齐的脚步下飞扬,整个方阵如同一块移动的、充满毁灭力量的钢铁!那份排山倒海般的威势,让朱老四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呼吸都为之一窒。
然而,更让他心脏骤停的景象出现在方阵侧翼。一片被刻意平整出来的开阔地上,数十门闪烁着青铜幽光的火炮一字排开!炮身修长流畅,炮架坚固灵活,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向苍穹,带着一种沉默而致命的威严。炮手们身着统一制服,动作迅捷如风,在军官口令下进行着模拟装填、瞄准、发射的演练。那炮,朱老四认得!正是曾在宁武关让李自成血流成河、让他在东华门外“停尸”时都深感忌惮的——拿破仑炮!而在这里,竟有如此之多!炮群沉默地矗立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在烈日下流淌,仿佛随时能喷吐出毁灭的火焰。_0+7·z_w¢..c·o^m/
“这…这……”朱老四喉头滚动,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眼前这支军容鼎盛、装备精良的陆军,其展现出的战斗力,远超他认知中任何一支军队!什么关宁铁骑,什么京营精锐,在这样一支由精良火器武装到牙齿、纪律严明如臂使指的近代化军队面前,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撑不住!
“陆上看完了,再看看海吧。”李黑子似乎并未在意崇祯的失态,淡淡地说了一句,引着他向港口深处走去。
穿过戒备森严的营区,眼前豁然开朗。登州港内,碧波万顷。但当朱老四的目光投向停泊在深水区的庞然大物时,他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了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那是什么船?!
巨大的、超出他想象极限的钢铁巨兽!船身并非木质,而是覆盖着厚重、闪烁着冷灰色金属光泽的装甲!船体线条刚硬,犹如刀劈斧凿,与记忆中那些优雅的木质福船、广船截然不同,充满了工业时代的暴力美学。最令人头皮发麻的是,这些钢铁巨舰的甲板上方,耸立着巨大的烟囱,此刻正喷吐着滚滚浓烟,如同巨兽沉重的呼吸!浓烟在碧海蓝天之间拉出长长的、污浊的痕迹。
“呜——!!!” 一声低沉、悠长、仿佛来自洪荒巨兽肺腑的汽笛长鸣,骤然撕裂了港口的宁静!声浪滚滚,震得朱老四耳膜嗡嗡作响,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震颤!伴随着汽笛声,一艘铁甲巨舰的烟囱猛然喷吐出更加浓密的黑烟,巨大的船身开始缓缓移动,在海面上犁开雪白的浪花!它移动时,竟无需风帆!全靠那烟囱中喷吐的力量!这完全颠覆了朱老四对“舟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