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154章 全书完

第154章 全书完

白银,该站前排;岛津家说他们进贡了六百斤,该站他们前头...结果一查账本,两家都在账目上做了手脚,实际进贡的连三百斤都不到!\"

正说着,院子里\"哗啦\"一声——不知是谁把贡品箱子掀翻了,白花花的银子滚了一地。顿时,所有倭国使节眼都绿了,也顾不上打架了,全都趴在地上抢银子。

\"我的!这是我的!\"

\"八嘎!那是我垫箱底的!\"

贾环看得直摇头,转头问小吏:\"现在倭国到底多少个'国王'来着?\"

\"回阁老,八十九个。\"小吏掰着手指算,\"比去年又多了仨——上月九州那边又分裂出三个小藩,为了能来朝贡领赏,都自称是'国王'。\"

贾环忍不住\"噗嗤\"乐出声。这招\"分而治之\"他用了二十年,效果比预想的还好。现在的倭国,别说造铁炮了,连像样的锄头都造不出来——大点的铁矿都被不同的藩主霸占着,谁都不让谁开采。

正说着,驿馆里又冲出个满脸麻子的藩主,举着把生锈的武士刀大喊:\"诸君!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恢复幕府!\"

结果话音刚落,就被后面飞来的茶壶砸中脑袋,\"咚\"的一声栽倒在地。

\"恢复你个头!\"一个独眼藩主跳脚大骂,\"当年幕府就是被你爷爷推翻的!\"

贾环看乐子看够了,敲敲烟袋锅子准备走人。临走前吩咐小吏:\"记下来,今年赏赐给倭国的绸缎,全换成红色的。\"

小吏一愣:\"这是为何?\"

贾环眨眨眼:\"红色显眼啊。等他们回去抢赏赐的时候,打起来咱们在海上都能看见,多热闹!\"

轿子走远了,还能听见驿馆里的叫骂声。贾环靠在轿子里闭目养神,心想:这倭国啊,算是彻底没救了。前阵子水师来报,说本州岛两个藩国为了抢一片竹林,用竹枪打起来了,死了三十多人——而他们要抢的竹子,原本是用来做马桶刷的...

---

三、海外风云

这时候的大明,那真是日不落帝国。南洋总督府的报告写得那叫一个喜庆:\"禀皇上,爪哇岛的汉人已经过半啦!那些土着现在都以说汉话为荣呢!\"

最绝的是大洋洲。几个福建商人喝着椰子酒在悉尼港吹牛:

\"老李,还记得二十年前咱们刚来的时候吗?\" \"咋不记得!现在这地方,衙门是咱们的,学校教四书五经,连酒馆都改叫'悦来客栈'了!\"

正说着,一队土着孩子蹦蹦跳跳过去,嘴里还背着《三字经》呢!

四、林家香火

\"老爷!老爷您醒醒!\"

吴氏攥着林如海枯瘦的手,眼泪把绣着缠枝莲的锦被打湿了一大片。三年前贾政走的时候,林如海就瘦了一圈,如今更是只剩下一把骨头。

\"爹!\"林璋扑通跪在床前,身后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哭成一团。十五岁的林家小妹攥着大哥的官服下摆,抽抽搭搭地问:\"大哥,爹是不是要去找姑父了?\"

林如海忽然睁开眼睛,浑浊的眼珠亮得吓人。他哆嗦着指向书案:\"璋儿...那个红木匣子...\"

林璋连滚带爬地捧来匣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本奏折草稿。最上头那本墨迹犹新,写着《江淮水患疏》。

\"要...亲自盯着放粮...\"林如海喉咙里呼哧作响,\"那些胥吏...惯会在斗上做手脚...\"

吴氏哭得更凶了:\"都这时候了还惦记公务!您倒是想想咱们这一大家子啊!\"说着把躲在最后头的幼子往前推,\"您看,小五的秀才功名还没...\"

林如海突然笑了。他颤巍巍地从枕下摸出个荷包,倒出五颗蜜饯:\"来...爹答应过的...\"五个孩子愣愣地接过果子——这是他们小时候背会《论语》才能得的奖赏。

窗外突然下起雨来。林璋突然想起二十年前,也是这样的雨天,姑父贾政抱着年幼的黛玉站在林家门槛外。那时候父亲说:\"人活一世,总要给后世留点...\"

话没说完,林如海的手突然垂了下来。卧房里霎时哭成一片,只有那本《江淮水患疏》静静躺在锦被上,被漏进来的雨滴洇湿了边角。

三个月后,林家门口挂上了\"忠孝传家\"的御赐匾额。吴氏看着五个孩子跪在祠堂里上香,忽然发现供桌上多了样东西——那个装着蜜饯的旧荷包,就摆在林如海灵位旁边。

---

五、贾府新生代(扩写版)

1. 贾琏的机器厂

\"二爷!二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