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百姓及世家生出间隙,届时再趁机攻打。
若他们攻打,那赤壁之战的故事也未必不能再重现,到时候我们依然……”
无心头一次说这般长篇大论的话,按理说他这身份,他的为人都不支持他这么话唠,可是当他感觉到李玄那求死的心后,他心里就是说不出的不好受。
听着无心的分析,李玄突然转过身来,走上前亲手扶起了他。
无心对此惶恐不安,但李玄却拉着他到一边儿硬拉着他坐下。
“你的忠心朕是信得过的,但这些话可不像是你能说出来的。”
李玄此时眼里又有了笑意:“说说吧,这些话是你从哪儿听的?”
无心赶紧回应:“陛下英明,这些话臣自然是分析不出来的,这些都是李昭大人说的原话……陛下若是想看,李大人的奏疏还……”
自从李昭上了第一道奏疏,劝李玄南迁李玄不听之后,后面李昭的奏疏他就准备了两份,一份书面,一份口头。
口头这份由「影子」这个机构里的最核心人物带着信件见这个机构的头儿,也就是影子,然后让他看过后去跟皇帝转述。
只可惜前一阵子李玄因为战事根本没空和影子闲聊,所以这些话他就没有听到。
“朕不看了……”
李玄摇了摇头:“你首接转述吧,他那奏疏上肯定有朕看了不开心的东西,朕懒得看了!”
无心领命转述,就南迁这事儿跟李玄开始分析。
按照李昭说的,大乾虽然能依仗兵锋强占中原,但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是两回事。
大乾武将有余但文臣不足,再加上他们想要迅速稳住中原就必须借助世家的力量,所以到那时候世家林立的局面其实依旧没有变化。
而大乾所谓的仁政,那损害权贵利益反哺百姓的做法虽然算是菩萨心肠,可大周的权贵阶级未必吃他那套。
毕竟大周皇帝在的时候,他妈的剥削我们世家。
现在换了大乾皇帝,你还他妈剥削我们世家。
那他妈你这大乾皇帝,不是白他妈来了吗?
所以世家和皇权的根本冲突并不会被解决,再加上大乾皇帝反腐的高压手段,到时候他们之间裂痕必然会愈演愈烈。
到时候,本来就因为民族矛盾而头疼的大乾皇帝,同时还要再加上朝廷和世家的矛盾,就这些加一起,足够他头疼的。
只要耐心,总能等到他们翻脸那天,到时候便可以考虑北伐的事了。
当然如果大乾贪心不足,非要渡江,那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恐怕也不是不能重新上演,无论如何只要南方基本盘在手,只要李玄这个正统皇帝在,事情就不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局面。
听着无心绘声绘色地讲,李玄的脸色也是越发的柔和,眼里的笑意越来越重。
最后他不由得感慨:“显之……真乃我之良相也!”
李玄此时对李昭的能力越来越相信了,他此时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未来大周真的还有翻盘的机会,那就一定是落在这个他选中的臣子身上。
看着皇帝面色缓和,无心也是赶紧劝道:“陛下既然如此说,可是……”
看着无心满脸希冀,李玄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朕就是在这雒阳城长大的,其他地方……朕是真的住不惯。”
说着他站起身,沿着这层楼阁走了一圈,最后回到那临窗的位置,眺望远方。
“朕知道显之说的都对,也知道他敢这般说必然是有他的底气所在,只是朕怕朕若是离了神都,有生之年便再也看不到雒阳的城墙了。
而且……”
李玄突然孩子气地笑了笑:“说来也不怕你笑话,朕这个人自小被阿娘惯坏了,若是离她太远,朕怕是难以入睡的。
她埋在这儿,那朕就不能走的太远!”
这句话着实是把无心吓了一跳,毕竟满朝文武都知道是皇帝下旨得除了武皇的皇帝尊号,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水火不容才对。
可现在李玄却对无心说了这话。
只是李玄没有转身,所以他没有看到无心那诚惶诚恐地表情。
李玄倚着窗户沉默了许久,良久之后他说出了他最后理由。
“而且自我朝高祖始,历太宗,高宗,她……乃至于朕……立国百年间……”
“我大周,岂有弃国而逃的天子?!
若真是江山崩裂,西乾坤倒悬,皇帝殉国,不也是应该的吗?”
李玄的声音很平静,风吹来时,他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
这一刻,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