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山村风水秘事 > 第39章 槐棺迷踪

第39章 槐棺迷踪

一、沉棺惊现

梅雨季的清平村像团浸在墨汁里的棉絮,连空气都粘稠得能拧出血丝。阿川蹲在老井台涮草鞋,腐臭的黑水突然翻涌如煮沸的沥青,半枚铜铃"当啷"撞在他脚背上。铃身爬满铁锈,刻着的"丁丑年忌"字样被暗红血渍沁透——那是初代巫女难产而亡的年份。

"阿川!后山!"守林人李瘸子拄着槐木拐杖狂奔而来,蓑衣滴落的不是雨水,而是混着碎发的黏液。"三具棺材悬在槐树上晃悠!"他粗喘着指向浓雾深处,铜烟锅里的旱烟早被浇灭,"棺盖菊纹渗着血,跟老井那铃铛上的..."

话音未落,后山传来铁链拖拽声,混着婴儿啼哭般的槐叶沙沙响。阿川的草鞋陷进泥沼,指腹摩挲着铜铃边缘的齿痕——那分明是某种古老的地脉锁扣纹路。远处槐林深处,三具黑棺悬浮在离地三丈的槐枝间,棺盖上的菊纹正不断渗出黑血,在泥地上晕染成诡异的罗盘图案。

湘西巫女团踩着齐膝烂泥赶到时,祠堂门环缠着浸透尸油的孕妇青丝。阿朵的巫刀劈开蛛网,供桌上的铜镜蒙着层蠕动的血雾。"这不是普通血渍。"她用刀尖挑开雾气,镜面映出地窖场景:七口槐木棺摆成北斗阵,棺缝渗出的红绳缠着褪色的婴儿襁褓,每根红绳末端都系着枚镇魂钉。

老族长的烟斗"当啷"掉在青砖上。他哆嗦着翻开《血脉志》,泛黄纸页间滑落张民国老照片。照片里送葬队伍抬着黑棺,最前方戴斗笠的男人面容模糊,却与阿川眉眼肖似;队伍末尾穿巫女服的少女,耳垂上的铜铃纹路竟与凛子神社的家传法器一模一样。

"丁丑年的阴魂要借尸还魂。"老族长的烟嗓里卡着痰,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划过照片边缘的血印,"这七口棺,是要凑齐当年没出生的七个胎魂..."

二、棺中诡戏

撬开北斗阵中央的棺椁时,腐木碎屑簌簌落在阿川肩头。霉味裹着股甜腥气扑面而来,仿佛有无数婴儿在鼻腔里啼哭。棺内却不见尸体,只躺着具穿嫁衣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胸腔塞着油纸包,展开竟是本《傀戏秘录》,墨迹被尸油晕染成诡异的菊纹。

"每逢丁丑梅雨季,巫女借七魂重演难产血案。"凛子念着秘录,手指抚过棺底刻痕,突然僵住——那是北海道自家神社的地脉图,连石阶缝隙都分毫不差。更诡异的是,地脉图角落用朱砂画着两个小人,分明是阿川和她的轮廓。

"快看!"阿梅的铜铃耳坠剧烈摇晃。其余六口棺椁同时发出"吱呀"声响,棺盖自动弹开。六名新生儿裹着血襁褓躺在棺中,脚踝系着的铜铃与阿川捡到的铃铛共鸣,震得祠堂梁柱落灰。最瘦小的婴儿突然咧嘴笑了,牙龈处冒出两颗槐木色的乳牙。

"这些孩子...是当年巫女用镇魂钉锁住的胎魂!"阿朵的巫刀嗡鸣,刀身上的镜鳞蛇图腾渗出黏液。老族长突然剧烈咳嗽,掌心咳出的黑痰里混着半截红绳,绳结样式与棺中襁褓上的分毫不差。而《傀戏秘录》的空白页正在自动书写:"双生血脉归位,胎动即将重启..."

三、槐铃锁魂

桐油火把点燃的刹那,火苗诡异地化作婴儿小手形状。阿朵挥刀斩断连接棺椁的红绳,断口喷出带着槐木香气的黑雾。雾中浮现傀戏剪影:穿和服的巫女被机械藤蔓缠成茧,腹中钻出颗刻满菊纹的镇魂钉,钉子尖端滴落的不是血,而是齿轮状的黏液。

"啊!"阿川突然捂住脖颈。不知何时多了道红痕,形状与棺盖上的菊纹完全吻合。凛子的巫女服内衬渗出温热黏液,在地面爬行成初代巫女的生辰八字。六名婴儿同时睁眼,瞳孔里映出相同画面——祠堂地下深处,裹着嫁衣的黑影正用镇魂钉编织尸茧。

"地脉被污染了。"阿朵将巫刀插入地砖缝隙,刀刃立刻爬满槐木纹理,"这些槐树根系...连着初代巫女的衣冠冢。"话音未落,祠堂大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屋顶瓦片簌簌坠落,露出梁上用孕妇发丝绣的《傀戏百相图》,每幅画里的巫女都长着阿川与凛子的脸。

更糟的是,祠堂西角的铜钟开始自鸣,钟声里混着婴儿的牙牙学语。阿梅颤抖着翻开巫典,书页间夹着的槐树叶突然化作机械齿轮,在她掌心切割出菊纹伤口。

西、地脉困局

阿梅撬开祠堂地砖,腐殖土里盘着粗如人臂的槐树根。每根根系都缠着褪色的红头绳,末端连接着地下深处的衣冠冢。阿朵祭出百铃巫杖,杖头铃铛却发出婴儿啼哭,震碎半数铜镜。

"祠堂是口大棺材!"阿川突然大喊。众人这才惊觉:地基呈棺椁形状,梁柱是棺木骨架,连天井漏下的雨都带着槐木味。凛子在地脉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