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18章 竟敢袭击朝廷命官?

第218章 竟敢袭击朝廷命官?

“于谦,朕先前让你调动北方军武的事情,可有办妥?”

朱祁钰头也不抬的,一边批阅奏章一边问道。~5¨2,s′h?u.c*h,e^n¨g`.+c`o′m¨

商辂则是偷偷望了眼于谦。

“回君父,有些难度。”

“遇到什么困难了?”

于谦回答道:“两广总督府上报的兵员一共八万一千四百五十五人,可经过我们兵部核算,远远不止这个数。”

这个人数统计的是,两广总督府的编制。

军武调动,肯定是一对一的,你参战人数少点都无所谓,只要在额定范围内,反正武器就调拨那么多,自行安排。

“???”朱祁钰抬头,眯起了双眼,“多了多少?”

“大概,有小两万人。”

“朕不要大概,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一万九千七百六十一人。”于谦办事,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谨。

朱祁钰放下笔,他招招手,让王腾将吏部尚书王直和户部尚书张睿都传召过来。

这不对比数据还好,一对比就发现问题了。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两广总督府虚报兵员人数,然而俸禄却按照正常数额申请?”

本来应该是人的俸禄,却要发给人?

这是什么操作?合理吗?

商辂眼珠子一转,立即想到:“君父,有无可能?无论是多少人,多少俸禄,兵员能领到手的数额,与朝廷规定不符?”

朱祁钰呵呵一笑:“你的意思是,他们在中饱私囊?”

自从景泰年间取消了军户制度,将参军入伍改成十年服役,随着“天市坊”的生意火爆,朝廷有钱后,在皇帝的授意下,大幅度提高士兵薪资。/s′i,l,u/x-s¨w..-o\r_g\

普通军户,又分战兵和屯田兵。

在正统年间,军户的俸禄以米粮(石)为主,部分折钞(宝钞)或布匹,后期逐渐掺入银两。

战兵,每月可以分得到1石米;屯田军,每月领取约05—08石米。

根据当时的米价,折合银两计算,战兵年收入约36两白银,屯田兵年收入约18—25两白银。

普通军户年收入太少,仅够勉强养活一家(明代五口之家年需约10—15两维持温饱)。

从景泰二年开始,赦免军户身份,归于平民,再通过征兵制招募士兵。

士兵的年收入,也从最初的12两,增长到如今的35两/年。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景泰年间大范围征兵,有且只有江南一带,征了二十万人。

期间也有小规模征兵,主要集中在边疆。

其他地区的兵员,要么是原来的军户,要么是当地府衙自行招募。

你要知道,征兵是一件工作量极其庞大的事情,不是说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办成。

要统计报名,要背调,要体检,要登记,要安置

无论是朱祁钰还是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他们都有心无力。

能在十年之内,将五军都督府因为“土木堡之变”而损员折将的窟窿填满,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

两广总督府由于远离政治中心,所谓“山高皇帝远”,能做出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倒也不稀奇。

但是,这不能成为他们违法违纪的借口。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他原本想让宋铭的锦衣卫过去调查的,想了想,不对。

不能什么事情都让锦衣卫出马,应该各司其职。

“于谦、王直、宋晟,你们三人分别安排下级官员,前往两广总督府调查。”

三人心头一震,看得出来,君父对此事十分重视。

听清楚,是下级,也就是比他们官衔只低一级的。

吏部和兵部要安排两个侍郎其中一个,远赴南疆。

岭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