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o5£_¨4+看?书?` 2更
“王知府,你怎么来了?”
宋康正在更衣室,往身上浇着热水暖和一下,免得待会比赛时肌肉痉挛。
顺天府知府王福打量着对方,像是看见心爱之物。
自己能不能升职,全都寄托于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不错,不错。你这体格,足以打败其他人。”
“王知府过奖了。”
“有没有信心再夺魁首?”
宋康认真的点点头:“请王知府放心,我一定会拼尽全力的。”
当宋康连夺两场比赛的魁首,基本可以确定三甲名次,王福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我说如果,宋康九场比赛都豪夺魁首
那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成就!
手下的人取得耀眼成绩,身为领导的自己,也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笔的一行。
所以,王福一定要过来激励一下宋康。
“你的弟弟,我已经安排进国子监就读了,上的甲班。?白!马.书*院* ,首_发`”
“!!!”
宋康惊愕,随后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六年前,朱祁钰就安排国子监在两京十三省都开办了学校。
除此之外,天书阁也开放了免费教育的服务。每日六节课,允许所有人入场免费听课。
如果说,天书阁是为了普及文化教育,那么国子监就是大明的人才培训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科举”改题之后,超过一半进士,都曾经在国子监进修过。
想要进国子监学习,是要交学费的,一年五十两,共学三年。
不要以为这个价格很高,过去请一个私塾夫子都要每年二百两。
而且,二百两只是起步,很多夫子会坐地起价。
国子监这波操作,变相逼迫全国士子降价教书,让学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事情。
“天市坊”真是行业百草枯,走到哪里就要重建市场。
国子监众多分校,毫无疑问,师资实力最强的就是京师。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京师国子监部分夫子参与“科举”命题。μD\萝£eo拉¢_小^*£说?3: ¤??无.?错-|内3容*?
而京师国子监又分几个层次,类似现代的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划分。
其中,甲班是最强的,相当于京华大学附属中学。
虽然,京师国子监甲班盛名在外,却没有出现一个状元,但是只要你踏入学堂门槛,最次的也能高中三甲。
【三甲:即科举殿试录取的所有进士,统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约300人。】
想要进入甲班学习,不是说家长有钱就可以的,你还要有权力。
当然,最重要还是看你的天赋。
宋康只是普通家庭,哪怕他真的中了“武举”状元,也没有办法把弟弟送入甲班。
如今,有了顺天府知府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
“谢王知府成全。”宋康真心实意的恭敬一拜。
“哈哈哈。”王福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无需多礼。”
“你好好努力吧,争取拿个好名次。”
“嗯。”宋康用力的点点头。
走向泳池的路上,他攥紧拳头,所谓投桃报李,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拼尽全力!绝不能辜负王知府的期望。
就在这时,从观众席上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大兄大兄,马到成功!”
宋康抬头望去,只见自己的弟弟,在高举着一块牌匾用力挥舞,旁边还坐着自己的父母。
也许是感受到兄长的目光,弟弟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宋康微笑的招手,他点点头,收回目光后,眼神坚定的向前走去。
“小真,我们两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