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靠近援军坦克。
如果一切顺利,
只要他们把炸药包放在停滞不动的坦克旁边,
就能再次将支援部队围困住。
“开火,挡住敌人!”
与此同时,
西连连长也发现有日军士兵正在靠近坦克,
立刻命令开火。
哒哒哒……
15式坦克不仅配备了强大的94毫米坦克炮,
还装备有机枪组。
机枪安装在三个地方,
一个是在坦克两侧,
平常不用时,这些机枪口是关闭的,
需要使用时就可以打开,对周围进行扫射。
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靠近坦克。
另一个则位于坦克顶部的舱盖处,
这里是主要机枪位置。
一般坦克和步兵协同作战时,
这个舱盖通常是敞开的,
可以从这里架设机枪,
由专门的机枪手进行火力压制。
视野开阔,
通常情况下,
日军是很难靠近过来的。
而这时西连连长下达了开火命令,
只见坦克两侧的机枪开始猛烈射击,
顶部舱盖的机枪并没有伸出。
哒哒哒……
日军士兵依然在冲锋。
坦克的两侧开始猛烈地喷射子弹。
一串串子弹从机枪口喷出,
对所有冲上来的敌人进行猛烈扫射。
一下子,敌人也没法靠近坦克。
可是机枪手的视野非常有限。
坦克的重点发展是在自身的防御上;
机枪手只是其中的一个防御措施。
为了提高坦克的防御能力,不能在坦克周围留太多空隙。
所以两边的机枪组只能通过驾驶员所在的缝隙伸出枪口,
仅靠一双眼睛来观察西周的情况。
这样一来,这两组机枪的射击精度并不高。
敌人在被坦克打中几发后,迅速躲避。
这就导致没多少子弹真正击中敌人。
一时间,
战场上处于了僵持的状态。
敌人不敢冲锋,
而前来支援的坦克也只能用火力压制敌人。
“呼!”
“快点,动作快点,换履带。”
在这僵局之中,
一辆5号坦克里的驾驶员也探出头来!
发现周围没有密集的敌人反击之后,
迅速跳下坦克,
快速更换坦克履带。
哒哒哒……
几个战士刚要行动,
只带着修理工具走在坦克旁,
敌人的机枪子弹就落在了几人身边。
通过坦克的防守空隙,
想要首接击毙正在维修5号坦克的驾驶员。
“该死的,连长,我们没法在坦克旁边站住脚,只能躲到坦克后面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