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凉,味辛、苦。归胃、大肠、肝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可清除肠道热毒,消散肠道痈肿,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的溃疡、糜烂有治疗作用。
- 现代药理研究:败酱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
16. 白花蛇舌草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淡。归胃、大肠、小肠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与败酱草相伍,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
- 现代药理研究:白花蛇舌草中的多糖、黄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肠道炎症,促进肠道组织的修复。
17. 蒲公英
-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在方中可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对于肠道湿热所致的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中的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肠道有害菌,减轻肠道炎症,调节免疫功能。
18. 地榆炭
-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大肠经。
-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出现的黏液脓血便,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
- 现代药理研究:地榆中的鞣质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抗炎作用,能减少肠道出血,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
19. 仙鹤草
-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涩。归心、肝经。
-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与地榆炭相伍,增强止血止痢的功效,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组织的修复。
- 现代药理研究:仙鹤草中的仙鹤草素等成分具有止血、抗炎、抗菌作用,能减少肠道出血,控制肠道炎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20. 乌梅
- 性味归经:性平,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
-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在方中收敛止泻,防止过度腹泻导致正气耗伤,同时可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痛症状。
- 现代药理研究:乌梅中的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改善肠道功能。
21. 炙甘草
-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在方中既能健脾益气,又能调和诸药,使方剂中的药物协同发挥作用。
- 现代药理研究:甘草甜素等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同时对其他药物的药效有协同和调节作用。
四、君臣佐使配伍构思技巧
1. 君药: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白头翁、秦皮。这六味药共同作为君药,以强大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直捣肠道湿热之病邪。黄连善清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黄芩清上焦及大肠湿热,三者三焦同治;苦参加强清热燥湿之功;白头翁、秦皮专攻热毒血痢,六药合用,如同作战部队的“先锋主力”,迅速针对湿热蕴结的主要病机发起攻击,消除肠道内的湿热毒邪,缓解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
2. 臣药:木香、槟榔、当归、白芍、川芎。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可促进肠道气机通畅,缓解腹痛、腹胀等气滞症状,辅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白芍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这五味药作为臣药,一方面协助君药消除病邪,另一方面针对疾病导致的气血不畅等病理变化进行调理,如同“辅助部队”,增强整体的治疗效果 。
3. 佐药:炒白术、茯苓、薏苡仁、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地榆炭、仙鹤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