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动天上的北斗七星之光,注入荆芥根系。但见伊水之畔的荆芥田突然泛起金光,积雪纷纷融化,露出底下暗红的根系,根系上竟冒出米粒大的新芽,在星光中轻轻颤动。
第五回 雪夜围炉烹芥酒,阳生一刻暖乾坤
是夜,子夜钟声响起,百姓们惊喜地发现,荆芥田上的积雪已化作春水,新芽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青儿告诉大家:“冬至阳生,宜用荆芥煮酒,以应天时。将荆芥与黄酒同煮,加姜片红枣,可驱寒暖中,迎接阳气。”百姓们闻言,纷纷取来陶罐,在荆芥田边支起炉灶,一时间,酒香与辛香弥漫,竟将冬日的严寒驱散了大半。
玄冥使者化作一缕清风,拂过每一株荆芥,所过之处,新芽上的冰晶竟化作露珠,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附在青儿耳边轻声道:“替我告诉人间,冬至的阴寒,是天地给生命的棉被。”说罢,便消失在晨雾中。
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伊水河畔,看东方渐白,听远处传来的晨钟。荆芥草灵轻抚新芽,轻声道:“冬至如人生之低谷,看似绝望,实则蕴含转机。荆芥若不经此一冻,如何能在春日里长得更加繁茂?”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冬至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投入伊水。笺纸随波而去,在黎明的微光中化作一片桃花,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从此,每逢冬至,人们便会在荆芥田边举行“启阳礼”,点燃荆芥灯,煮荆芥酒,祭祀祖先的同时,也感恩大地的孕育。而那片在冬至重生的荆芥,从此成了“阳枢草”,叶片上的脉络如北斗七星排列,传说在冬至子夜采摘,可治百病。正是:冬至阴凝阳始生,荆芥固枢破寒穹,一盏心灯照长夜,留得阳和满人间。欲知小寒时节又有何传奇,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