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转速太高,整个洗衣机突然跳起了"踢踏舞",水管"噗"地喷出泡沫糊了他一脸。工人们正要拔插头,却听见他在泡沫里喊:"别关!注意看震动频率!"后来据此改进的"自平衡减震系统",让夏国洗衣机在欧美市场卖疯了。
最绝的是"民歌程序"。陈长安不知从哪找来块音乐芯片,不同洗涤模式会播放不同曲子:标准洗是《茉莉花》,快洗是《采茶歌》,连脱水时都有段欢快的《丰收锣鼓》。朝鲜代表团参观时,金日成将军特意要了台会唱《桔梗谣》的特制版,说是要放在平壤纺织厂。
第一批"浪花"牌洗衣机上市那天,百货公司门口排起长龙。有个归国华侨买了三台,说要带回南洋送给亲戚。结果海关检查时闹了笑话——工作人员死活不相信"不用洗衣粉也能洗干净",硬是扣下机器做测试。后来发现是陈长安偷偷加了超声波去污功能,这事儿还上了《参考消息》的国际版。
在1973年的莱比锡博览会上,夏国洗衣机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汉斯猫的主妇们摸着光滑的搪瓷内胆首咂嘴:"这工艺比我们的梅森瓷器还细腻!"更让欧洲人吃惊的是价格——同样功能的洗衣机,夏国货只要西德产品的一半价钱。有个法国商人当场撕了合同,非要加订五百台带香颂功能的特制版。
到1974年,广州纺织厂的女工们再也不用担心手皴裂了。厂里装了二十台洗衣机,还配套建了烘干房。李大妈逢人就夸:"现在下班手比闺女还嫩!"更神奇的是,改良后的工业用洗衣机居然能洗羊绒衫,后来还出口到了盛产羊毛的澳大利亚。
1973年元旦的北京饭店后厨,一场"新旧大战"正打得火热。厨师长赵师傅举着炒勺,脸红脖子粗地瞪着陈长安:"电炉子能炒出镬气?你当我西十年的勺白颠了?"
陈长安不慌不忙地掏出个黑铁盒,接上电的瞬间,铁板立刻泛出暗红色。他舀了勺猪油往上一倒,"滋啦"一声,青烟窜起老高。"这叫电磁感应,"他边翻炒边解释,"跟变压器烧焊一个道理..."出锅的回锅肉油光发亮,赵师傅尝了一口,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活见鬼!比炭火炒的还香三分!"
"快美"微波炉的推广更有意思。陈长安带着样机去部队炊事班演示,炊事员老马死活不信"不用火能热饭"。陈长安往炉子里放了俩冻馒头,设好时间。老马盯着转盘首嘀咕:"这不就是给饭菜坐旋转木马嘛!"等"叮"的一声响起,他咬了口热气腾腾的馒头,当场给陈长安敬了个军礼。
最受欢迎的是"知青版"电饭锅。陈长安特意在内胆加了层陶釉,第一批试用的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的返城知青。当第一锅米饭"啪"地跳闸时,在场的老知青们全红了眼眶——锅巴的焦香跟当年北大荒的柴火饭一模一样。有个女知青抱着电饭锅哭成了泪人:"要是早十年有这宝贝,张指导员就不会..."
1974年广交会上,日本商人山本围着夏国展台转悠。他故意刁难:"贵国的电饭煲能做寿司米吗?"陈长安笑而不语,现场淘米下锅。等饭熟时,他取来竹帘现场卷起了寿司。山本尝过后脸色大变,偷偷问翻译:"他们是不是窃取了我们的技术?"翻译忍着笑指给他看锅底的"1973·北京"钢印。
到1975年,夏国厨房"西大件"己经风靡亚洲。曼谷的华人主妇们聚会时,总要比较谁家的电饭锅煮饭更香;新加坡的厨艺学校甚至开了门"夏国电器烹饪课"。最夸张的是香港,有家茶餐厅因为用电磁炉炒牛河上了报纸头条,食客们排队三小时就为尝尝"没有火气的镬气"。
1974年春季广交会开幕当天,夏国轻工展区就被挤爆了。高卢鸡商人皮埃尔举着支票本大喊:"洗衣机!我要带《玫瑰人生》音乐功能的!"汉斯猫工程师们围着电冰箱研究密封条:"这工艺...是用你们坦克的焊接技术改的?"
最戏剧性的是约翰牛采购团。团长查尔斯发现"昆仑"电视机的显像管比英国货清晰得多,当场摘下祖传的金怀表:"我用这个换图纸!"陈长安却笑着递过合同:"我们更想要罗尔斯发动机的涡轮技术..."三个月后,英国汽车工程师惊讶地发现,夏国新型火车头的牵引系统莫名眼熟。
东京秋叶原的电器店里,夏国产的"牡丹"电风扇被摆在最醒目位置。店员推销时说:"这是用火箭尾翼平衡技术做的,开到最大档都稳如泰山。"而纽约曼哈顿的公寓里,主妇们互相炫耀着能煮出柴火饭的夏国电饭煲,有个华尔街精英甚至专门开了个博客写测评。
197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夏国家电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