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75章 后凉二公子吕弘:氐族王子的权力蹦迪

第375章 后凉二公子吕弘:氐族王子的权力蹦迪

司隶校尉(京师及周边地区最高监察官)、录尚书事(总揽朝廷政务),外加一个番禾郡公的爵位!好家伙,后凉军政大权,几乎被他一个人包圆了!吕弘同志,此刻仿佛走上了人生巅峰,站在了权力的珠穆朗玛峰顶——只是他大概没低头看,脚下踩着的,其实是座活火山,离喷发不远了。\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困兽犹斗:东苑起兵——一场“速朽”的闹剧

庆功宴的烤肉香味还没散尽呢,姑臧城里的政治“高压锅”就开始滋滋作响了。吕弘同志“飘了”,觉得自己功劳大大滴,名声杠杠滴,怎么看都觉得大哥吕纂那眼神不对劲儿,肯定在琢磨怎么“卸磨杀驴”。而吕纂呢,看着二弟手里攥着那么多实权,也感觉像揣了个定时炸弹,浑身不自在。这对“最佳政变拍档”,在权力的蜜月期结束后,迅速进入了“塑料兄弟情”阶段,猜忌就像野草一样在宫墙根下疯长。

终于,在咸宁二年(400年),吕弘觉得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他决定梭哈一把,在姑臧城东的皇家园林——东苑,集结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估计是平时克扣军饷攒的私房兵)。更离谱的是,为了显得自己“师出有名”、“尊重知识”,他还玩起了“绑票智囊团”——把当时的名士尹文、杨桓(这位可是后来的后凉尚书,当时大概一脸懵逼)强行“请”来,美其名曰共商大计(实则当人质和招牌)。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并没有),吕弘正式举起了造反的大旗!

可惜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东苑起兵”,持续时间之短,效果之差,堪称“行为艺术”。吕纂派出的将领焦辨(这位名字就很“焦心”),带着正规军一个冲锋,吕弘的“乌合之众”就表演了什么叫“一触即溃”,瞬间作鸟兽散。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吕弘一看大势已去,连亲兵都顾不上带,上演了一出“单骑走姑臧”的狼狈戏码。

逃啊逃,逃到了广武(今甘肃永登)。吕弘大概是急昏了头,做出了一个令人智熄的选择:投奔自己的叔叔,征东将军吕方!这位吕方叔叔的反应,堪称十六国版“影帝级”表演: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捶胸顿足,哭天抢地:“我的傻侄儿啊!天下那么大,你怎么偏偏跑到我这儿来了啊?这不是坑叔吗?!” 哭戏刚结束,立马无缝切换“铁面无私”模式,翻脸比翻书还快,下令:“来人!给我把这坑货锁起来!” 吕方这一套“变脸”操作,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是乱世自保的常规操作——收留一个被全国通缉的反贼侄子?那等于自己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嫌命长吗?

吕纂派来的“终结者”康龙同志(名字听着就专业),带着任务风尘仆仆地赶到广武。他的处决方式相当“硬核”,据《晋书》记载是“拉杀”,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先残忍地折断四肢(物理性粉碎你的反抗能力),再挖心剖腹(确保死透且泄愤),最后斩首(标准流程)。曾经叱咤风云、手握重兵的大司马、车骑大将军、番禾郡公吕弘,最终变成了一具躺在刑场上、四肢扭曲、胸膛洞开的冰冷尸体。这结局,充满了黑色幽默。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仅仅一年之后(401年),他的好大哥吕纂,也步了他的后尘,被堂弟吕超(吕光的侄子)在一次宴会上偷袭得手,一命呜呼。后凉王朝,就在这一茬接一茬的“窝里斗”中,不可逆转地滑向了衰亡的深渊。吕弘若泉下有知,看到吕纂也这么快来“报到”,大概会苦笑一声:“大哥,你看,我说啥来着?这位置烫屁股吧?”

四、历史棱镜中的吕弘:一个“作”出天际的典型样本

回望吕弘同志这短暂而“精彩”的一生,简直就是十六国乱世“权力游戏”的标准模板真人秀。

张掖弃守:展现了他在军事决策上的“务实”(怂)和对大局判断的局限性(惹不起,溜了溜了);宫变策划:充分证明了他精通权谋之术,是个搞阴谋诡计的好手(煽风点火,借刀杀人玩得溜);拒登王位:那一刻,他展现了惊人的政治“清醒”(其实是老谋深算的蛰伏),知道啥时候该装孙子;东苑反叛:则彻底暴露了他野心膨胀、利令智昏的“作死”本性(实力配不上野心,还非要梭哈)。

当叔叔吕方哭天抢地地问出那句灵魂拷问:“天下之大,汝独来此邪?”(天下那么大,你为啥偏偏来坑我啊?),这哪里是叔叔的无奈,简直就是历史老爷爷拿着大喇叭在对吕弘进行终极嘲讽:“小伙子,路是你自己选的,坑也是你自己跳的,赖谁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