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警界迷局:暗潮之战 > 第9章 数据追踪

第9章 数据追踪

警局技术科的灯光在清晨六点就己经全部亮起。!零·点?墈¨书` -吾¢错+内¢容`老王没有回家,整夜都在同一个位置上,面前摆着三台显示器,眼睛因为盯着屏幕过久而发红。徐国强的电脑硬盘就放在他的工作台上,连接着一套专业的数据恢复设备。

老王——全名王建国,五十二岁,市刑警队技术科科长,有着二十多年的网络犯罪侦查经验。此刻他叼着半截己经熄灭的香烟,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又是一层加密,"他嘟囔着,伸手去够第五杯咖啡,"这家伙的数据保护意识真是变态。"

身后的门被轻轻推开,李雨薇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个冒着热气的纸杯和一个纸袋。

"我猜你需要新鲜的咖啡和早餐,"她将食物放在桌上没有设备的一角,"有什么发现吗?"

老王转过头,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哦,是你。谢谢。"他拿起咖啡猛灌了一口,然后指着屏幕,"这个硬盘的保护措施不是一般的严密。多重加密,数据分散存储,还有自毁程序设置。我花了整晚才破解了第一层保护。"

李雨薇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目光落在屏幕上闪烁的代码上:"自毁程序?"

"对,"老王点头,"如果输入错误密码超过三次,或者尝试使用特定的破解工具,系统会自动启动一个程序,彻底擦除所有数据。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李雨薇的眼睛迅速扫过屏幕上的代码,短暂的停顿后问道:"你用的是逆向工程方法吗?"

老王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是的,这种方法不多见,你懂这个?"

李雨薇轻描淡写地回答:"警校有相关课程,我对网络安全比较感兴趣。"

老王哼了一声,似乎并不完全相信这个解释,但也没有追问。他转回屏幕,继续敲击键盘:"我在死者的电邮中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往来通信。大多数是正常的商务邮件,但有几封使用了特殊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某种代码。"

他调出一组邮件,指给李雨薇看:"比如这封,表面上是讨论一个商业项目的进展,但你看这些词组的使用——'白云工程'、'春风测试'、'高空展望',这些词在上下文中显得很不自然。"

李雨薇凑近屏幕,仔细阅读邮件内容:"发件人是谁?"

"表面上是一家海外咨询公司,但IP地址经过了多重跳转,最终指向一个位于东欧的服务器。"老王调出一个IP追踪地图,上面显示了复杂的路径。^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李雨薇思考了一会儿,突然问道:"能找到这些邮件的发送规律吗?比如时间、频率之类的?"

老王眨了眨眼:"好问题。"他迅速敲击键盘,调出一个时间轴图表,"确实有规律。这些特殊邮件大多在每月的1日、11日和21日发送,时间通常是午夜后。"

"有意思,"李雨薇说,"这可能是一种预设的通信机制。你能解密邮件中的暗码吗?"

老王摇头:"太复杂了,可能需要特定的密钥。不过我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他切换到另一个屏幕,显示出一个隐藏文件夹的内容,"这个文件夹在系统深处,使用了双重加密。我花了三个小时才找到它。"

文件夹中有一系列文档,大多以数字和字母组合命名,毫无规律可循。老王点开其中一个文件,屏幕上显示出一份技术报告,内容涉及量子加密算法。

"这是'曙光'项目的技术文件,"老王解释道,"我只能看懂一部分,但显然这涉及到尖端军事技术。更重要的是..."他点开另一个文件,显示出一系列代码和图表,"这些似乎是技术转移的准备文件,经过特殊处理,便于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传输。"

李雨薇的眼睛微微眯起:"有没有关于接收方的信息?"

老王调出另一个文件:"只有代号,'凤凰'。没有具体身份信息。但我找到了一个通讯日志,记录了几次数据传输的时间和加密通道。最近的一次是在徐国强死亡前三天。"

李雨薇的目光在屏幕上快速移动,吸收着信息:"能追踪这些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吗?"

"困难很大,"老王承认,"他们使用了多层代理和加密通道。不过..."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等等,我可能有办法。如果能解析这些传输协议的特征,也许可以在国际数据流中找到类似的模式。"

他开始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个新的程序界面出现在屏幕上。李雨薇默默观察着,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对了,"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