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茗。孙二娘也不废话,直接取出三份契约,摆在桌上。
“穆大郎,这是梁山的诚意。”孙二娘指着契约,一一介绍,“第一份《揭阳夜市专营契》,以后揭阳镇的夜市生意,抽成的8%归穆家所有,这原本可是张横的地盘;第二份《盐铁过境免税牌》,只此一块,穆家商队过境,畅通无阻;第三份嘛,是你弟弟穆春的《鄂州巡检副使委任状》,以后跟着杨志杨制使,前途无量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穆弘拿起契约,仔细查看,心中大为震动。这些条件,不仅能让穆家的财富更上一层楼,还能让弟弟谋得一官半职,提升家族地位。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孙二娘道:“孙二娘,如此厚待,穆家何以为报?”孙二娘笑道:“很简单,穆家与梁山同心同德即可!”
就在穆家为获得的好处欣喜时,揭阳镇街头巷尾突然流传起一则惊人的谣言:“宋江怒穆家投梁山,欲焚揭阳镇泄愤!”谣言像野火般迅速蔓延,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跑到穆家打听消息。
与此同时,深夜,穆弘的宅院围墙上,突然出现用猪血写下的血字:“顺梁者昌,附宋者族!”第二天一早,穆家的家丁发现后,惊恐万分,急忙禀报穆弘。穆弘看着墙上狰狞的血字,眉头紧皱,心中明白,这是梁山在警告自己,必须坚定地站在他们这边。
此时的穆弘,已然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梁山抛出的巨大利益橄榄枝,一边是宋江可能的报复威胁。但看着手中的契约,想着弟弟的前程,再看看墙上的血字警告,穆弘眼神逐渐坚定——或许,与梁山结盟,才是穆家走向荣华的康庄大道 。
江州码头的晨雾尚未散尽,八抬大轿便停在穆家祠堂前。吴用亲自搀扶着白发苍苍的江州名儒陈伯庸,踏入雕梁画栋的祠堂。穆家老者们围拢过来,望着陈伯庸手中描金宗谱箱,浑浊的眼中泛起微光——这位曾为江州刺史着传的大儒,竟亲自为穆氏修谱!
“诸位可知?”陈伯庸展开泛黄的宣纸,狼毫饱蘸徽墨,“梁山吴学究亲书赞语,当入穆氏列传!”笔尖游走间,“弘率族归义,吴公笛赞曰:‘揭阳锁江真豪杰,穆门义字重千金’”赫然入目。吴用抚须微笑,将墨迹未干的宗谱供上神龛。
穆家长老穆文远颤巍巍跪下,老泪纵横:“自先祖避祸至此,三百余年矣!今日终见我族入‘正史’,列祖列宗保佑!”祠堂内,穆氏子弟纷纷叩首,香火青烟缭绕中,“梁山义盟”四个字,悄然刻进穆家血脉。
揭阳镇校场,“梁山武盟”的大旗猎猎作响。武松赤着上身,雪花镔铁戒刀寒光凛冽,连斩七名挑战者。围观百姓呐喊声中,他突然收刀抱拳:“穆家二郎何在?敢接我十招者,赐梁山外门腰牌!
喜欢诸天万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