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靖不信,李世民当即说道:“药师有所不知,这小子扬言想要节制天下兵马,朕便给他出了个难题,让尉迟敬德去教他兵法,实际上就是想敲打这小子!
谁曾想,尉迟竟然教不了,还跟朕说太子可为他师!你说扯不扯?”
话虽这样说,但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止不住,分明是想显摆一下!
李靖看出来了,但心里也是一惊!
能让尉迟敬德说出这种话,说明太子或许真的有点东西!
李世民见李靖面露迟疑,哈哈一笑,拍了拍桌案:“药师,朕可从不妄言。-m¢a-n′k?a.n?s?h-u^.`c/o,m′不信,你且考较他一番!”
李靖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缓缓起身,思考片刻后道:“太子殿下,若我大唐挥师东进,欲灭高句丽,当如何布局?”
李承乾目光一凝,不假思索的侃侃而谈:“当分兵两路,水陆并进,大势倾轧!高句丽必破!”
李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虽然只是一句大方向上的战略,但确实和他心中所想一模一样!
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继续考教道:“那水陆两路,又该如何具体部署,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言罢,李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李承乾,仿佛要看穿他的心思。¢1/3/x′i`a/o?s/h\u?o`..c?o!m*
李承乾不慌不忙,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水路可由山东半岛出发,直取高句丽南部海港。
陆路则由我大唐精锐骑兵为主,辅以步兵,步兵与水路大军两头稳步推进夹击施以压力,骑兵则以闪电战法自辽东半岛穿插,直捣其都城平壤。
三路大军互为犄角,互相策应,如此,高句丽必败无疑。”
李靖眼前一亮,光从这几句就能看出太子战略目光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光看这个还是有纸上谈兵之嫌,于是他又问道:“如果让太子殿下指挥这场战争,你会如何调兵遣将?”
李承乾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以我大唐如今国力,十万大军足矣!
陆路方面,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兵、骑兵六万以及兰州、河州等地的胡族兵,从柳城出发,经通定镇渡过辽水,直逼高句丽新城。
水路方面,以侯君集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军四万余人、战船五百艘,从莱州出发,渡海直趋平壤。
至于骑兵嘛,那自然是由卫国公统领直插高句丽腹心!
此外,派遣细作深入高句丽,搅乱其内部,内外夹击,方能确保此战必胜!”
李靖和李世民二人对视一眼,惊讶万分!想不到他竟然考虑的如此周全。!幻,想!姬·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不过还没等他们二人回过神来,就听李承乾继续说道:“不过考虑到卫国公年岁已高...
带领骑兵直插高句丽腹地这差事,还是要另选他才是!
更何况李勣还在带兵平叛,所以依我看来,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还是有卫国公担任比较合适。”
李世民闻言连连点头,他觉得李承乾这番分析有理有据。
但李靖可就不这么想了。
开什么玩笑?
什么叫年岁已高?不就是带领骑兵打突袭吗?
这都是他当年玩剩下的!
怎么就不能让他来担任了?
李靖眉头一挑,豪气干云:“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老夫虽年迈,但宝刀未老,驰骋疆场,犹自当年!
突袭高句丽腹地,老夫当仁不让!
再者,待李勣平叛归来,稍作休整便能再次上战!何不让他与老夫协同作战?
老夫与李勣配合多年,默契十足,此番东征,老夫愿带兵直捣虎穴,誓破高句丽!”
言罢,李靖目光炯炯,战意盎然,仿佛已置身战场,挥舞长枪,所向披靡,令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李承乾见状连忙规劝道:“此番父皇执意御驾亲征,卫国公还是应该带领大军居中调度,以保证父皇安危为主!
至于闪电突袭这种事情,我大唐不缺的就是猛将,杀鸡焉用牛刀?”
李世民闻言,神色微动,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
而李靖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才沉声道:“殿下言之有理,但靖一生征战,岂会畏惧区区突袭之任?
只是…为陛下安危计,臣的确是该居中调度...”
听到这话,李承乾放心了不少,有李靖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