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在发生的、准备发生的,全都乱套了。
他当机立断,道,“你赶紧回京汇报,我继续和贝希小组会谈。另外,跟老总说,我们必须要做好反击攻入远东地区的准备。”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去年干旱损失很严重,就指望今年恢复过来了。决不能让他们冲进东北平原,如果能引导他们从库页岛往北海道打,那是最理想的。”
陆近山起身收拾东西,一边道,“我立即动身回京。”
当天深夜,李干约见了贝希小组。
李干开门见山说,“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共同的,他们可能南下进攻我们的东北地区,也会向东攻击你们的阿拉斯加,当然也会从库页岛南下登陆北海道。”
这一句话说出来,贝希小组三人反而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这样挺好,都摆出来说,谁也不用藏着掖着。
李干说,“怎么打都行,但绝对不能动用核武器,这是我们的原则。一旦我国遭受核武攻击,我们会向所有拥核国家发射洲际导弹。”
贝希小组三人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是核武大国的连坐法。
你打我,我打他,他再打他,直到所有拥核大国彻底消失。
没错,美苏的核武是最厉害的,足够毁灭地球几十次了。
但是,东大只需要毁灭你一次就够了。
贝希立即道,“李先生,一旦远东爆发内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对解除远东地区的核武。”
她为难地说,“但是,太平洋舰队拥有32艘核潜艇,其中有16艘战略核潜艇,有320枚洲际潜射导弹。我们很难把这些潜艇击沉。”
李干说,“你们做不到,我们更做不到。你们得想其他办法。”
他把这个话题放下,因为美国人比他更担心。
李干说,“当前这种局势,你那份清单已经失去意义了,我们必须要签署一份反法西斯协议,你们得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贝希立即道,“没问题,这是最好的办法。”
李干看向伍德,笑道,“伍德先生,现在是计算效费比的时候吗?”
伍德很尴尬,说,“抱歉,李先生,此前我是出于职业习惯。我很清楚,此时我们必须不计成本地应对极有可能发生的苏联内战。”
李干微微点头。
细节问题不需要再谈了,美国只管开足马力生产,然后一船一船地往东大这边运送武器装备和物资。
会谈结束后,李干坐在办公室里,把这几年苏联的情况综合起来思考了起来。
他惊讶地发现,其实苏联内战的苗头,早在柏林墙武装冲突的时候就发生了。
在那之前,苏联突然从阿富汗战场抽调军队到了远东,当时李干的判断是,粮食危机爆发后,苏军可能会南下东北平原,但是没有发生。
紧接着发生柏林墙武装冲突,在那么紧要的关头,之前从阿富汗战场调到远东地区的精锐部队,却基本没有往欧洲那边运。
这个时候,李干就恍然大悟了起来。
保守派在当时就做好了准备武装夺权,利用勃日夫病重、新任总文书没有确定这个动荡阶段,把阿富汗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调到远东!
难怪摆出一副边境陈兵百万的态势之后,安德洛夫却突然访问东大。
他们压根就是两派人,压根就是两码事!
说白了,远东地区那百万大军,掌握在保守派的手里!
远东地区的内核是三大地区,布里特、阿穆尔、哈巴罗夫,这三大地区集中了远东地区9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
往北的萨哈、楚科奇,妈的,听都没听过,因为挨着北极,这两个面积非常大的地区就是他妈的原始地区。
远东三大内核地区里,布里特最靠西,在蒙古的北面,因此,对东北地区威胁最大的是阿穆尔和哈巴罗夫,尤其是哈巴罗夫,那里靠着西太平洋,往东十几公里就是库页岛。
从库页岛到北海道,就隔了一个宗谷海峡,不到50公里宽。
保守派武装一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