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恶行护短?”
遂传下旨意,令士子们散去,切莫再行此糊涂之事。
若有执迷不悟,仍敢聚众滋事者,定不轻饶。
但士子们似乎并未就此甘心,依旧长跪不起,气氛一时僵持不下,整个应天府城,皆被紧张氛围所笼罩。
李善长趋至朱元璋跟前,躬身奏道:“陛下,此番众多士子久留应天,长此以往,恐生变故啊。”
朱元璋眉头一皱,问道:“能生何变故?难道这些读书人,还敢犯上作乱不成?”
李善长赶忙恭敬回道:“陛下容禀。这些读书人虽无举兵造反之意,然其于民间颇具声望,若久聚不散,流言蜚语恐肆意滋生。
百姓不明内里,或信其言,以为朝廷处置孔家有失公允。
如此一来,民心浮动,于社稷安稳不利。
且士子云集,情绪易激,若有奸人趁机煽风点火,酿出祸端,局面恐难掌控。还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转首望向朱标,问道:“标儿,此事你意下如何?”
李善长亦将目光投向朱标,心下暗自思忖,以朱标向来仁厚之性情,此番想必会出言劝谏陛下,稍缓对孔家之惩处,也好安抚那群士子,平息这场风波。
朱标神色坚毅,毫不犹豫地答道:“父皇,依儿臣之见,当法办!且需严办!”
李善长闻言,不禁一怔,旋即拱手对着朱标劝道:“太子殿下,孔家所作所为,确然罪无可恕。只是如今众多士子齐聚应天,舆情汹涌,时局微妙。若执意严办,恐激起士林不满,引发诸多事端,于我朝安稳大为不利。还望殿下三思,从长计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