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中,若非细察,难以分辨异样。
经一番审视,胡青山得出结论:“是跳蚤咬的,前辈,小建国病情反复与跳蚤叮咬有关?是过敏了吧?”
彼时卫生条件欠佳,鲜有人未遭跳蚤或虱子侵扰。
李卫国点头:“如我所料,乡间跳蚤多,城中相对较少,加之小建国父母皆为干部,家中卫生尚佳,故而在城中少发病。”
洪镇长疑惑不解:
“李大夫,小建国幼时常被跳蚤臭虫咬,为何当时无恙?”
李卫国答道:“洪镇长此问甚妙,人体不断变化,免疫力低易生疾,强则少病。-k/u`n.l,u^n.o*i*l,s\.¨c·o+m·
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此理。”
稍作科普后,李卫国欲离去。
“洪镇长,我今日还需赶回四九城,改日闲时再叙。”
“这……”
洪镇长愣住,忙握其手:“李大夫,无论如何也得用过饭再走,劳您远来却连顿饭都不留,我老洪岂非颜面尽失?”
李卫国哪有心思留下用餐。
虽事事要紧,然相较情绪值,实难相提并论。
见李卫国执意要走,洪镇长话锋突转:“李大夫,听闻您家人口繁多,可有难处?若有,直言无妨。”
李卫国浅笑,机会来了。
彼此互利,自己助他医病,他予己便利,何乐不为?
“镇长,我兄乃小王庄民兵队长,为人刚正,枪法精湛,曾获镇民兵射击赛第三名,能否为他谋个差使?家中人口多,口粮短缺……”
未待李卫国说完,洪镇长已开怀大笑:“李大夫真善举,我正忧武装力量薄弱,让他来当武装干事如何?”
事情便这般轻易解决,乡间干事较进城工人稳固,除非洪大山出事,否则清退时危险不大。
"小文,快把给李大夫预备的枪拿来,天黑了赶路不安全!"
不得不承认,洪镇长考虑得十分周全,不仅提前备好了一支56式半自动**,还以镇**的名义办理了持枪证。
持枪证共两本,一本针对56半,另一本则是洪文赠予李卫国那把特殊用途的枪械的相关证明。
洪镇长办事妥当,李卫国自然也不会怠慢,亲自前往镇上药铺为孙子抓了几副脱敏药。
"洪镇长,按我说的方法服药,半年内尽量避免小建国被跳蚤叮咬,这样他的紫癜应该不会再复发……"
交代完医嘱后,李卫国转向胡青山问道:"老爷子,你们药铺有没有虎骨和犀角?"
当时还未有关于老虎作为保护动物的概念,但虎骨也并非随意可得。
至于犀角更是不可能买到,早在我国已绝迹,犀角皆需进口,而50年代因国际形势紧张,进口量极为有限。
李卫国优先寻找的是像虎骨、犀角这种未来难以购得的珍稀药材,其次是百年参这类虽珍贵却可再生的药材。
胡青山虽只是镇上的一名医生,但在解放前便颇有名气,药铺规模也不小。
"前辈,尚存一些虎骨,两对犀角,若你需要,我现在就回去取!"
胡青山话语间透露出这些珍贵药材并不属于药铺,而是他个人收藏。
李卫国摆手道:"还是我去一趟吧,最好别让太多人知道。
对了,想办法开张收据,盖个章……"
此前,李卫国在四处闲逛时曾去几家大药房询问过,得知虎骨、犀角这类稀有药材,不是随便就能购买的,需坐堂医生亲自诊断后开具处方。
李卫国这位轧钢厂职工医院的医生开的方子,在那些大药房看来确实不够权威。
不久,李卫国便得到了所需之物。
"老爷子,这些药材固然珍贵,不能以金钱衡量,但你也说个价吧,可别让我吃亏,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
"这……"
胡青山其实并未想过向李卫国索要费用。
他并不缺那点钱。
"前辈,这个……那个……您看……"
李卫国明白,胡青山是希望他指点医术,却碍于门户之见,难以启齿。
实际上,在李卫国这儿,所谓的门户之见根本不存在。
他的医术并非师父的嫡传,好东西还有很多,别说指导一个胡青山,就是开设学校,三五年也讲不完!
世界上的各种医学流派皆各有千秋,由此可知,李卫国学识之渊博。
国外的暂且不论,仅是熟知的中医秘方,就足以编纂成厚厚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