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间选得罪一个,邻居肯定选她。
这局面尴尬,王红霞怒气冲冲来找问题,以为自己出手轻松搞定。
万万没想到,现实给她一记重击,别说其它问题,连何雨水玻璃被砸都没解决!
“行,你们联合对付我是不是?觉得我没辙是不是?等着,我现在就找公安,请派出所调查!”
街道办一般不愿找公安,这影响形象,显得无能。
王红霞愤怒至极,街道办的尊严被公然挑战,若任由此事发展,日后谁还尊重街道办?
易中海见状急忙劝道:"王主任,请息怒,给我几天时间,我定查明真相,让人将何雨水家的玻璃修复。
"
以往此法或许奏效,但今日不同,王红霞怒不可遏,区区小事都无法妥善处理,更别提其他复杂问题。
"易中海,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立即告诉我谁砸了玻璃,否则后果自负!"
王红霞虽有意撤换易中海,却未开口,因她无此权限。
管事大爷由居民选举并经街道办批准,除非重大过失,否则无法随意撤职。
这并非关键原因,规定虽固定,人却灵活,只要街道办执意为之,总有借口。
王红霞忍住未动,实则因她权力有限,身为副主任贸然撤换管事大爷,即便合理,也可能惹正主任猜忌。
易中海无计可施,只能退到一旁,让他供出贾张氏绝不可能,那等于得罪了自己的恩师贾东旭。
两害相较取其轻,不如让公安介入,即便放弃四合院,也不能影响自身利益。
见易中海意欲放手,贾张氏顿时焦急:"老易,你是东旭的师父,怎能不管我们家?"
易中海眼皮直跳,这老妇分明在威胁自己。
李卫国眯起眼,贾张氏看似愚钝,实则话里藏话。
她试图胁迫易中海隐瞒砸玻璃之事。
李卫国虽不知具体肇事者,但从贾张氏表现及她与易中海的互动已猜到几分。
可惜他缺乏确凿证据,不便妄言。
易中海无奈,贾张氏抓住了他的要害,明知对方不安好心,仍硬着头皮说:"王主任,要不这样,我先垫付费用,明日就为何雨水修好玻璃,之后再详细调查,给您交代如何?"
"不行,我现在就要知道是谁做的,易中海,你若做不到,我会另寻他人解决!"
王红霞的表现让李卫国由衷赞赏。
他原本担心她会像其他人那样敷衍了事,和稀泥。
或许是因为建国初期的特殊性,又或许是她本身品行端正,李卫国对她的处置方式总体上感到满意。
不过,他也认为她行事过于谨慎,若换作是他,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措施惩治那些恶人。
实际上,李卫国并不了解体制内的艰难,更不了解王红霞所面临的困境。
即便是正职主任,也有许多事情难以自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