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刑侦法医双雄 > 154蛛丝马迹

154蛛丝马迹

明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机房内,荧光屏的冷光映照着许峰紧绷的侧脸。¢1/3/x′i`a/o?s/h\u?o`..c?o!m*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陈宇的银行流水记录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当光标停留在10月18日凌晨的一笔转账时,他的呼吸骤然停滞——20万元整,收款方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岭县农村信用社,账户户主名叫"王大山"。

萧队!有发现!"许峰抓起对讲机冲出机房,在走廊里与匆匆赶来的萧凛撞个正着。两人几乎同时将目光锁定在电子地图上那个偏远的红点,云岭县地处三省交界,群山环绕间散落着数十个自然村,交通闭塞,连卫星地图都显示着大片模糊的阴影。

立刻调取王大山的身份信息。"萧凛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图上,"查他与陈宇的关联,还有这笔钱的后续流向。¨3¢8+k+a·n+s\h·u′.*n!e\t-"十分钟后,户籍资料显示王大山是个68岁的独居老人,从未离开过云岭县,而他的银行账户在过去五年里仅有这笔20万的进账。更蹊跷的是,老人名下登记着一辆三年前购入的二手面包车,登记日期恰好是陈宇失踪的前一周。

凌晨三点,两架警用首升机划破夜空,降落在云岭县公安局的操场上。萧凛带着二十名精锐警员跳下单兵舱,潮湿的山风裹挟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当地公安局局长握着萧凛的手,声音里带着焦急:"我们己经封锁了全县所有出入口,但这里山路西通八达,徒步翻越山岭根本防不胜防。"

专案组连夜召开会议,在布满雾气的白板上画出侦查网络。许峰调出监控画面,显示案发次日清晨,陈宇戴着鸭舌帽出现在明海长途汽车站,购票记录显示目的地是距离云岭县最近的邻市。?躌~4~看`书· -追+最¢薪′璋?結.但在中途的青岩镇,他提前下了车,自此消失在监控盲区。"他很可能换乘了私人面包车。"萧凛用红笔圈出青岩镇到云岭县的盘山公路,"这种线路最适合躲避追查。"

天刚破晓,侦查员们分成十组,深入各个村落摸排。萧凛带着许峰走访云岭县农村信用社,柜台职员回忆起办业务的那天:"那人裹得严严实实,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但对业务流程特别熟悉,还特意叮嘱要现金。"他们调出监控录像,画面中的背影虽然模糊,但走路时微微佝偻的姿态,与陈宇在明海最后出现时的特征高度吻合。

在镇上的五金店,老板擦拭着货架突然开口:"三天前确实有个戴墨镜的男人买了帐篷和压缩饼干,说是要进山打猎。"他指着角落的货架,"还买了把开山刀,非要最锋利的那种。"这条线索让萧凛的瞳孔骤然收缩——陈宇显然在为长期藏匿做准备。

走访持续到第七天,在距离县城二十公里的鹰嘴崖村,一位卖山货的老汉提供了关键线索。"那天傍晚,有辆面包车停在村头老槐树下,"老汉磕了磕烟袋,"车上下来个男人,给了我五十块钱,打听去野猪林的路。"野猪林是一片原始森林,方圆百里荒无人烟,只有猎人和采药人偶尔涉足。

萧凛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抬头望着盘旋的乌鸦。树皮上新鲜的刀刻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个不规则的箭头,指向西北方向。许峰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树皮切口还未氧化,最多不超过三天。"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掏出对讲机:"所有小组注意,向野猪林方向集结!"

暮色渐浓时,侦查小组在半山腰发现了废弃的矿洞。洞口的篝火余烬尚未完全冷却,旁边散落着吃剩的罐头盒和撕碎的地图。林疏桐蹲下身子,用镊子夹起灰烬中的布料碎片:"是冲锋衣的纤维,与陈宇在明海最后出现时穿的款式一致。"她举起证物袋,里面的布料边缘还沾着暗红色的污渍,经现场快速检测,确认是人血。

萧凛举起手电筒,光束穿透矿洞深处的黑暗。洞壁上隐约可见用石块刻下的符号,像是某种坐标标记。"他在给我们留线索。"萧凛的声音在洞穴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一个自以为掌控全局的凶手,往往会在最得意的时候露出破绽。"

此时,对讲机突然传来刺耳的电流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发现可疑车辆!车牌号与王大山名下的面包车一致!"萧凛握紧拳头,对着对讲机大喊:"各小组立即按B方案行动!这次,绝不能让他跑了!"夜色中的群山万籁俱寂,却仿佛有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正义与邪恶的最终对决,即将在这片苍茫的山林中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