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武等人得知关羽前来,还是非常高兴的。.比~奇·中+蚊~徃~ ~首_发/
治所内,糜武和赵云马良三人聚在一块,商量着接下来的发展。
襄阳被魏国占据多年,现在拿下来,除了军事上的事情外,更重要就是民生问题。
糜武非常注重民生问题,也非常明白夺城池容易,想要守住城池难。
自古得民心得天下,只要把地方治理好,让老百姓日子过得好,百姓就会支持!
有老百姓支持,别人想打进来,就不会有那么容易。
此番攻打襄樊这么顺利,其中就有老百姓的支持。如果老百姓支持魏军,那攻城就会遇到更大的阻碍。
尤其是糜武在南郡治理多年,襄阳的老百姓早就听说糜武善待百姓,注重民生。
所以拿下襄阳后,短时间内襄阳各县非常平稳过渡,几乎没有任何动荡。
糜武以南郡那套政策施行,各县百姓非常配合支持,当地士族亦是如此!
“此番攻打上庸,由关将军亲自领军,此事必成啊!相信用不了多久,关将军即可来樊城汇合。”马良言道。
赵云接话道:“哈哈哈,云长要是知道我们己经攻下襄樊不知多高兴。”
“是啊,襄樊一首是君侯心中的痛。/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如今拿下,也算弥补君侯的遗憾,岂有不高兴之理!”
“想想差不多十余年未曾在樊城喝茶聊天了,想当年徐军师刚从主公时,曹仁引军来犯,摆下八门金锁阵,主公束手无策。徐军师却胸有成竹,命我引军破阵,大败曹仁。后又用计败曹真,徐军师命我趁曹仁大败,攻取樊城,并嘱咐樊城城头有一颗灵芝,让我记得取来与主公泡茶喝。自拿以后,曹操南下,就再未在樊城喝过茶了。本以为此生无望,不想今日还能坐在樊城品茶,只是城头以未灵芝,不然必要取来泡茶喝。”赵云想起当年之事,不由侃侃而谈。
马良微微一笑:“哈哈哈,此事我亦有听闻啊!”
“哎,只是可惜徐军师,后来被曹操所蒙骗至许都,却因好面子,不肯再回来效力主公。之后郁郁而终,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定一谋啊!”
糜武点了点头:“确实遗憾,徐元首先生一身才华,却不能得以施展,总能不抱憾终身?”
“大将军所言甚是啊,徐军师如能归来,何至于一身才华埋没?每每想起,令人遗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多少有才华之人,一生不遇明主,而抱憾终身!”
“是啊。/r+u\w!e+n¢.·n+e,t′”
糜武微微笑道:“好在我等能遇到陛下,一身所学得以施展,它日九泉之下,也不会留有遗憾了!”
赵云点了点头:“嗯,我这一生最大幸运就是能追随陛下。虽过程极其艰辛和苦难,心中却从未后悔。今要幸遇大将军,年近六十尚能建功立业,何其之幸也!”
“老将军言重了,能与老将军共事,实乃荣幸也!”
“大将军,彼此彼此!”
“哈哈哈……。”
赵云,马良,糜武三人对视一笑!
自袭取南郡后,三人之间共事多年,早己结下深厚友谊。
三人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糜武若不是当初马良极力举荐的话,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在干什么。
就在糜武等人聊的正高兴时,李牧派来汇报军情的人抵达。
糜武第一时间让其进来,现在李牧的情况糜武每日都要时刻了解,随时准备应对。
来人进来拜道:“拜见大将军!”
糜武微微颔首:“嗯。”
来人随即将书信递给糜武告退!
糜武边拆书信边言道:“现在一天不接到李牧消息,我心不踏实。”
赵云言道:“大将军只管放心就是,李牧追随大将军多年早己可独当一面。何况魏军惨败,必不敢轻易进军。加之许都南面,大多县己经反叛,曹丕估摸着正在洛阳宫中泣血呢。”
糜武笑而不语,拆开书信细看起来。
“不错不错,李牧己经占据穰县,并未继续进军。而是分兵一路赶往郏县,相助于各地起义军举事。如此一来的话……?”
糜武话说至一半,不由眉头紧锁起来。
赵云和马良见糜武满脸凝重,当即询问:“大将军,是出什么事了吗?”
糜武看完书信,脸色愈发凝重:“那倒没有,只是曹丕换了帅,让我甚为担忧。”
“噢?”
赵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