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388章 视线转向辽东

第388章 视线转向辽东

/p>宁远的袁崇焕、锦州的赵率教,只会躲在城墙里。而东江镇毛文龙的兵却有胆子和小股后金军对冲对砍,一旦人多势众的时候还敢对军民堡发起攻坚。他们最喜欢以二十人小队潜伏在林中或山阴处,逮到一个或数个落单者便发起突然袭击。在金州守军眼中,明军敢战之兵东江军排第一。

作为与东江镇对峙的最前线、辽阳藩蔽之一,小小的金州城防御完备城池坚固。城外百五十米处密密麻麻撒着铁蒺藜,挖有无数的陷马坑。近城五十米处层层匝匝地挖有数道一人深的堑壕深沟,壕沟纵横交叉,底插削尖的木刺。就算东江军填土埋了深壕尖木,往金州城前进几十步,等待他们的是又一道深壕,壕内埋有十数人才能抬得动的原木栅栏。栅栏里侧又挖掘有二层壕沟,沟底同样密密麻麻地遍布尖桩。壕沟之外筑有十余处拦马墙,墙内侧置铁炮一门、火铳强弓各十。

这阵势,仿佛后金军得了善木土作业的土拨鼠真传。

金州守将是大汉奸李永芳的儿子、三等副将李小芳。李小芳只是洪刘给起的外号,真名李泰率,“李太帅!美得他。”洪刘如是说,于是骑兵师全军上下都管太帅叫小芳。小芳度金州城防有十分把握:东江军若敢来犯,不死也要脱层皮,至少在这数道堑沟里丢下数千尸体才能到达金州城下。什么叫固若金汤?这就叫固若金汤!毛文龙打不起这样的仗!

后金政权官二代、三等副将李小芳是名义上的金州守将,辖正蓝旗2个汉军牛录,600战兵加上2000余战时可充为辅兵的尼堪。他管束不住另外的200旗兵披甲人,这些人是真满。牛录额真苟得利以区区200不满额的牛录就敢拿上官李小芳不当外人,对他呼来喝去,情急时还呼过李小芳几次‘蛮奴’。这实在是因为苟得利实打实靠斩获的明蒙军首级晋升到的牛录额真,而那李小芳不过是在辽阳城充当细作赚取城门便升作了三等副将,其中定有其父抚顺额真李永芳的荫萌。不公平!苟得利想念老汗王努尔哈赤时代以军功行赏满人的清明世道,不喜欢如今黄台吉优渥汉人政策。心怀不满,大大的不满。

满人苟得利的不满多数在于对王廷政策的不理解、在工作上的不同意见。具体到金州城防工作上,李小芳主守苟得利主战。苟得利对李本人并无不满,这位上官对他向来客客气气言语尊敬。所以,金州满汉一家亲,风平浪静。

苟得利要出城砍人,就让他去砍好了,李小芳跟宁远的袁崇焕一样是玩龟缩流的。自来金州守城,东江军和宁远军从未抵足,李小芳的太平日子过得充实而悠哉。然而,长久以来的平静悠哉被父亲李永芳的一封家书打破。父亲在家书中嘱咐儿子注意多多屯粮,损坏的兵器尽量收集回炉再造,特别是盐巴一定省着吃,洋洋洒洒列举了十来条,总的意思是告诫儿子:要打仗了,苦日子快要来临了!

李小芳不解其意,借着领取军粮的机会来辽阳城见到父亲问个明白。李永芳却语焉不详,不肯对身为下级军官的儿子泄露军机,只告诉他一件天大的事:山西皇商完蛋了,当前不曾开辟新的货源,大金国粮食盐巴火药铁器四大宗存货只够维持3个月,准备过苦日子吧。

年景不好,又碰上遭遇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满洲人民的生活水平急转直下,民不聊生,熟人见面,只讨论关于死亡的哲学问题。按理说,面临国家破产、政权倒台之危险,社会中高层应当会出现移民潮或者说叛逃潮。可大金国人民偏不,因为他们只会做强盗,别的谋生手段一概不会。而且他们知道,没有地方愿意接受他们这样的难民,只能与大金国共存亡。

“我送你,穆姐姐。°|求e(;书#?帮o ^更*(新??最?μ全¢”赵铭洁立刻眉开眼笑,用力咽下一嘴巴的面条说道。

“你吃你的,不用送我。”见曹少呆着不动便扯了扯他衣服,“你,送我回家。”

一走进自己家门,胶皮伸腿把大门踢关上,伸出手指用指甲去戳曹少额头。

曹少吃疼,“干嘛啊,来真的!”

“我点醒你,你这回又被潇洒算计了…”

曹少恍然大悟,“老匹夫这么阴毒!”

“是啊。我们几个中他最不主张打满清,然后用抄家款的事情忽悠你一起打击最积极主张出兵的老赵。打,非打不可。”

“打,狗日的后金非打不可。我这就去找泰森说,明天一早,和他一起就给老赵喂定心丸去。”

“回来。”胶皮把说干就干的曹少叫住,“我们也给潇洒上个眼药,把东江镇的教导大队大队长撤回来,换马尚志干去。”

曹少乐坏了,“高啊!”--“为兄可想亲贤妹一口哩。”

马尚志,光看名字看不出所以然。知道其身份便知胶皮有多阴多毒!马尚志,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