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405章 互道当年勇

第405章 互道当年勇

说着话,远远见着一座不高的山,山不高,在这放眼望不到边的平地上亦显得突兀,惹人注目。?c¢q·w_a?n′j′i^a¨.!c\o`m-

到了山脚下看见竖有一块碑,碑上有新近描过的红漆大字十分醒目:碣石山。

能当上指导员的肯定是文化人,覃叔才当下激动起来,大声宣布说这就是大名鼎鼎鼎鼎大名的碣石,摇头晃脑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岛宋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没完,还有呢:“大雨落幽燕,海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曹爷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排长大小也是个官,当官的水平肯定高一些,所以曹坚排长听出其中谬误来,“覃老板,你好歹念过私塾掌过柜台混过军校,曾经官至少校正营级,你要吟诗就吟诗,别张口胡来。告你说,山岛竦峙啊,哪儿来的宋寺。曹操没错,可诗文里头应是魏武挥鞭。”

流氓头子出身,半瓶水晃荡!原少校正营级大官决定不予理会。这是张口胡说么?这叫隐喻撒!乡野村夫狗屁不懂。“哥几个,来都来了,何不登临碣石观沧海。”

不光魏武曹操来了要写诗,柴主席也有词牌赞誉,如此圣地,到都到了怎能错过。众人纷纷响应一致同意。

把马拴在一片稀稀拉拉的枣树林里,双木成林,此处枣树有七八棵之多,权且称作林了。踏遍整个林子,找不到一处长草之地,如此只能将携带的豆料喂马吃了。将行李装备从马背上卸下,好让马匹生脚力。·5!?~4a@e看[书3 :D最(@新]?章:节??更?新?°D快|?)照料好马匹,几个梁山军的兵纷纷评价内地的绿化太差,从天津卫出发至此五百多里地,竟看不到几处像样的树林,绿化方面跟施州完全没法比。因为没有绿化,空气又干又脏,身上衣服上一层的土。空气质量跟施州完全没法比。

一众施州人纷纷响应,一致高调同意:从绿化到空气,从空气质量到卫生环境,从卫生环境到方方面面,内地跟施州差老远了。

地域黑是吧!那东江镇横人很不高兴,因为此人祖籍正是昌黎县,只不过从来不曾来过此碣石山,从来不曾来过家乡。但这不妨碍他热爱家乡的本能,出言讥讽道:“林木生长赶不上伐木建房砍薪烧火的速度,草木稀疏大地光秃,天下概莫如此。除非你施州人不住房子不生火做饭,否则休说你施州林木葱郁,空气清新。吹牛皮谁不会!”

抬杠是吧!一众施州人纷纷口诛此杠精,将他一通大骂。

也是巧了,这会儿的一群梁山军的都土生土长的施州人,都老土地,逮到此机会乃将老家好生夸耀起来。不谈现如今的梁山司,只说以前的施州卫,老爷和草民们虽被你内地人污蔑为土人,实际上咱土家人是血统最正的华夏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代代传承。就信一个草木万物皆生灵,数千年来从不肯滥砍滥伐,真就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哪像你内地人,贪得无厌,将百年成材砍下造房子,将枝丫小苗砍了做柴薪。

“算了吧,你们梁山人之所以不伐木,是因为烧火用的煤,你道老子不晓事啊。若没得煤烧,看你们不上山砍树。*天~禧?小¢说/网` ,首¢发*条件使然,谁也别埋汰谁。”东江横人抬头看了看光秃秃的碣石山,接着嘟囔一句:“可也别一颗不剩都给砍秃喽!”

见杠精有认下的意思,梁山人亦投桃报李道:“说实话呢,施州卫林木多,只因为我们那儿山势陡峭难以攀爬,不好砍伐哩。”

碣石山不陡峭,山形平缓像个炊饼馒头似的。

在枣林里抬头就能看见不高的山顶,反之,从上往下看得更加清楚。高处视野开阔,若有情况发生,跑下来时间上绰绰有余。东江兵不带兵刃完全轻装,梁山军枪不离身的,只不过备用子弹就不必携带了,万一遇上个强人剪径猛兽出没,枪里的子弹也足够对付。

众人登上峰顶,但只见一块大石头,放眼四周哪来的沧海可看。众人纷纷评说曹操是个大忽悠,还是柴主席实在,果真是‘一片汪洋都不见’。山头上风大,吹得人脑袋发胀,众人便匆匆走下石台,找了个避风处吃点东西歇歇脚。凹处地方不大,东江镇水师实意谦让,请梁山军的人在此休息。

坐定,一口干粮一口水,石梁山吧唧着嘴问覃叔才:“一直想问你覃老板哩,不好好打理你的当铺,如何要来参军哩?”

不问不打紧,一问便勾起了高端金融人才覃叔才的伤心往事。

原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