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民国悬疑记事 > 第61章 洛阳青铜案:3

第61章 洛阳青铜案:3

烈的震动,石室一侧的墙壁出现裂缝。梁教授塞给许明远一卷竹简:"带着青梧从密道走。去邙山北麓的禹王庙,孟昭在那里等你们。"

"您呢?"

"老朽活了七十多岁,够本了。"梁教授露出决绝的笑容,"记住,绝不能让九鼎合一,否则..."

轰然巨响中,石室一侧完全崩塌。烟尘中,许明远看见穿道袍的清虚子带着士兵冲进来。梁教授猛地推倒青铜鼎模,绿色的液体流到地面,瞬间汽化成浓雾。

许明远抱起孟青梧冲进密道。背后传来清虚子癫狂的笑声和梁教授的怒喝,随后一切归于寂静。密道曲折向上,最终通到一处荒废的墓室。

夜色已深,雨停了。许明远借着月光查看竹简,上面绘制着洛阳周边山水,九个红点标注着不同位置。其中一个在邙山北麓,旁边写着"豫州鼎"三字。

孟青梧在他怀中动了动,微微睁眼:"梁教授...?"

许明远沉默地摇头。孟青梧闭上眼睛,泪水滑过脸颊:"他是我外公..."

这个意外的血缘关系让许明远心头一震。他轻轻擦去孟青梧的眼泪:"我们去禹王庙找你父亲。"

"不..."孟青梧虚弱地抓住他的衣襟,"先去老城...钟楼...地下有鼎会的...档案室...钥匙...在我..."她的手无力垂下。

许明远摸到她腰间暗袋里的小钥匙,背起她向洛阳老城方向走去。夜色掩护下,他们避开巡逻的士兵,来到那座建于明代的钟楼。

地下档案室尘封的卷宗揭示了惊人的历史:鼎会成立于五代时期,专门守护散落民间的九鼎。明朝末年,豫州鼎被秘密运回洛阳,藏于邙山某处。而许明远的父亲许崇礼,正是十年前负责转移豫州鼎的三人之一。

"另外两人是梁教授和...你父亲?"许明远翻看着发黄的记录。

孟青梧靠在书架上,气色稍好:"那次行动出了叛徒。有人向张督军通风报信...我父亲怀疑是清虚子。"

一份十年前的会议记录引起了许明远注意:"等等,这里说转移行动前,鼎会内部投票决定是否将九鼎交给国民政府保管...你父亲投了赞成票,而我父亲和梁教授反对?"

"所以后来..."孟青梧突然咳嗽起来,一缕青铜色的血丝从嘴角溢出。

许明远赶紧扶住她:"毒素又发作了。我们得立刻去禹王庙。"

他们刚走出钟楼,街角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许明远拉着孟青梧躲到石狮后,看见张督军骑马带队经过,后面跟着被五花大绑的陈医师。

"明日午时,在禹王庙公开处决这个老东西!"张督军高声宣布,"看还有谁敢窝藏鼎会逆党!"

孟青梧浑身发抖:"他在引我们上钩..."

许明远握紧拳头:"我们必须救陈医师。"

"不行!"孟青梧抓住他的手,"先找我父亲拿到鼎心救我的命,还是先救陈医师阻止九星连珠——许明远,你必须选一个。"

月光下,两人四目相对。许明远想起父亲笔记最后一页写的话:"九鼎关乎社稷,个人生死不足论。"

"我两个都要救。"他斩钉截铁地说,"但需要你的帮助。孟青梧,你愿意相信我吗?"

孟青梧凝视他许久,慢慢点头:"我父亲说过...你和你父亲一样固执。"她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镜残片,"这是河图镜的另一半...合二为一,能找到豫州鼎的确切位置。"

许明远取出父亲留下的残片,两块碎片完美吻合。镜面突然泛起微光,显现出一幅立体地图——禹王庙地下竟有一个庞大的迷宫,中央位置悬浮着一尊青铜鼎的虚影。

"原来如此..."孟青梧恍然大悟,"禹王庙只是幌子,真正的鼎藏在下面的溶洞里。"

远处传来鸡鸣。天快亮了,距离午时处决只剩六个时辰。许明远收起铜镜,搀起孟青梧:"先找个地方处理你的伤。中午之前,我们得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孟青梧却站着没动:"还有件事你应该知道..."她解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方一个青铜鼎形状的烙印,"这是'鼎印'...每个守鼎人都有。你父亲...也有。"

许明远震惊地看着那个烙印,突然明白父亲笔记本上那些模糊记载的含义。许家和孟家,早在十年前——不,可能几百年前——命运就已经纠缠在一起了。

晨光中,两人向城外走去。背后洛阳城的轮廓渐渐清晰,而前方邙山的阴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