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异世变身:从农奴开始做仙子 > 第22章 大漠孤城铁笛残,星移斗转入玄峦(二)

第22章 大漠孤城铁笛残,星移斗转入玄峦(二)

在师尊的吩咐下,我刻意收集各类地图、游记和话本,利用接单炼丹的机会,从往来商队和外地修士口中打探情报。+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随着资料积累,我对这个世界的社会秩序逐渐有了清晰认知。

我在丹房角落堆满了搜集来的地图和话本。每次完成宗门任务后,我就点起青灯,逐页翻阅,将各地势力、商贸路径、城池分布一一标注。偶尔翻到某个话本里写着修士游历的轶事,我也会认真记录下来,寻找那些虚实交错中的蛛丝马迹。渐渐地,地图上的地名与我在商队修士口中听到的势力划分对应起来,一个真实的世界版图在脑海中成型。

这个修真世界的势力形态,主要分为两类:宗门与世家。宗门以培育弟子为基,世家以垄断资源为基。

揽月山,便是典型的宗门制政权。因为境内几乎没有灵脉,缺乏修行资源,只能走劳动力密集型与人力资本投入型路线。没有资源,就必须依靠规模化生产修行资材来换取灵石。炼丹、制符、炼器,全靠低阶修士堆砌产能。

而宗门本身则兼具“政权”与“行会”的双重属性。以修行为名,实则控制着一整条修行资材产业链,并通过一整套行会制度,将生产、流通、分配与统治合而为一。

为了维持修行资材的产出效率,这类宗门对弟子的培养采取的是“粗放式”的量产模式。这些宗门像源源不断地制造着低阶修士。他们的生存价值并不在于战斗,而在于产能。炼丹、制符、炼器,这些资材生产线,几乎全靠庞大的筑基期杂役、外门弟子维持。而一旦修士数量不足,产能就无法保障,宗门在与资源型世家的交易中便失去议价权。

而凡人不过是廉价的炼材,活着时作为种人繁殖,死了便血祭促进修为。正因如此,宗门才会用各种手段快速催生低阶修士——因为一具筑基期的血肉劳工,比再多的凡人奴工更值钱。

此外,这种宗门体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卡特尔组织。

我在帖忽城接触到的各种宗门外派机构,什么炼丹阁、炼器阁,便是事实上的行会卡特尔组织,哪怕我明面上有炼丹证也只是有“加入卡特尔体系的市场”的资格。

炼丹师、炼器师、符师、阵法师,每一种修行资材生产的核心职业,都被严格划入对应的行会之中。分宗为这些下属的行会提供受保护的生产场所与廉价劳动力,行会控制着物资流通、价格与市场。

这是一种典型的法团制度——以职业身份为组织纽带,形成具备高度自治权的利益集团。

在帖忽城,若要炼丹、炼器,必须挂靠在对应的行会之下,否则便寸步难行。我起初还以为宗门特批的自由炼丹师身份能让我游离于炼丹阁的市场体系之外,首到有一次,我想私下与一个外地商队达成药材采购的协议,却被告知:

“师妹,帖忽城的炼丹师都丹阁管,你不按丹阁规矩办事,就算租了丹房也买不到原料。咱们所以还是走明面上的订单吧”

我冷着脸回到丹房,去查了行会的规定。果然,整个帖忽城内所有药材的购销权都掌握在驻地炼丹阁手中,哪怕自由炼丹师也必须挂靠在内,才能以内部价购入材料。~小^税-C`M/S. ?埂!辛′罪*哙,而所有丹药成品都要由炼丹阁统一收购,按定价卖给宗门与世家,炼丹师根本无法在市场上自由定价。

宗门对修士的控制,早己不是简单的统治关系,而是将修士彻底“法人化”,将他们嵌入宗门的体系,变成了一颗颗标准化、可替换的生产螺丝钉。修士从加入宗门的那一刻起,身份便被宗门登记造册,成为一个“宗门法人”的劳动力个体,被制度化、商品化,乃至被血祭化。

在这种体制下,修士的价值是以“产能”来计算。只要能炼丹、制符、炼器,宗门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纳入法团体系,成为一枚生产螺丝。

而另一类势力,则是占据灵脉的世家。

这些家族依靠灵石矿脉、药田、洞天福地维持繁盛,根本不缺资源,自然也不需要宗门那样大批低阶修士充当劳动力。世家只需要高阶修士守护资源,维持对灵脉的垄断。外围家族向核心家族效忠,世代联姻,稳固势力。凡人对他们而言,最多只是开采矿脉、耕种药田的消耗品,奴工虽苦,却远比不上宗门那般惨烈。

之前接过一个金吴王朝世家的订单,为他们商队炼制避瘴丹。炼丹时,听见院外两个管事在闲聊。

“还是咱们柳氏舒坦,哪像那些宗门修士,跟牲口似的。”其中一人嗤笑着吐了口痰,“听说揽月山那边,杂役弟子三年就折损三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