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异世变身:从农奴开始做仙子 > 第48章 槐阴转午蝉语,旧牒暗销新簿(二)

第48章 槐阴转午蝉语,旧牒暗销新簿(二)

比前者,术法多,杂事繁,极难得其人。所以我亲选十二人,多是有些巧思而手稳者。

我每日设题,叫他们推演问题,尝试修复。有一次我故意扰乱符线一段,藏于灌溉主渠之下,待他们巡检。至酉时仍未有一人发现,我命人将主渠灵水尽数导出,指着那一段裂缝言:“你等未见此漏,明日便要全园灌溉断流。”

组长那张姓弟子行至渠边,默然许久,才躬身谢罪。

我望着他那一身湿痕,只言:“你非不肯学,只是未能细察。”

张某次日将全渠测绘成图,分段详列,附以符文之耗,此后问题顿减。我知他己知我意,虽未必精通修理之术,己能举一反三。维护组自此渐成气候。

每日收工时,各组弟子必将当日之功记于本册。育苗组所植品类、灌溉组调入之水量、采获组称量之数字,皆由组长手录,交至我案头。我设此制度,不为观赏,而是逐一比对,察错纠偏。

头一周,三组之数次次不合。我不叱,不罚,只于次日辰时将八十人唤来,聚于灵植台下。

“你等观此三册,日日不同。是苗错,水错,还是称错?”

众人皆无语。

“既然无一自承,便全体加训。今起至夜,不得歇。”

加训之法,非苦役,而是反复抄录、施展、校验。至戌时,己有数人筋疲。我唤灌溉组那王姓弟子,让他再施一次灵引诀。他手指颤抖,术未成形便溃散。我收回那本记过簿,不再多言,只一笔划下。

“尔等当知,错非一人之事,不惩一人,乃惩众人。他之术错,你之检查未成,一样记过。”

那一夜之后,三组数字再未出乱。我知这非良心发现,只因记过三次者将遣还外役。可我不在意他们是否服从我,只要他们服从规矩。

如今诸组渐趋正轨,我每日只需查阅三册数据,偶尔于午后行园。弟子见我远远而来,便各自正身,各司其位。

纵然封园闭观,终日闭门不出,终究是隐蔽得一时,隐蔽不得一季。

如今药园中那套机关符阵系统己经顺利得以安置运转,倒不如主动挑灯上路,趁此机会露一露面,让他们有处打量,有地猜疑。人心若能向外跑,目光便不容易探到我袖中的刀。

首站定在“药材斋”,这一家是吴氏嫡脉之物。我注意到吴氏原也不是风头浪尖的族系,只因城中新旧易权,临时推了个分脉主出任新城主,权柄未稳,人望尚轻。我先往他们铺中寻名贵灵材,说是要为无忧观整修药园,不惜重金采办十年之内采收的老根、异种。

副掌柜姓杜,年不过三旬,言辞虽谨,却难掩一副应声而上的殷勤。他自家只认得我是观中新任掌事,不晓得我手里藏的底细。席间他请我入内室奉茶,还引着那吴大掌柜出来见我。

那大掌柜姓吴名恒,看去年纪尚轻,脸上尚无多少沉稳之色。他开口便道:

“林住持忽临寒舍,实在令在下仓皇失仪。”

我只略一点头,未将这场面话多搭理,反倒问他药材斋近年营收几何,可还有扩铺之意。此问一出,他面上不着痕地变了两分,回道:

“营收不若往年,但若林住持有意扶持,本斋必不敢懈怠。”

我看他这等说法,便知吴氏此刻虽有权名,却还需依人之势。权未成形,便容易取信。

那一日,我留了几种灵草的详细谱录,要他月内备齐;他则吩咐店中两名长随专事对接,临别时将名帖双手递来,叮咛“无忧观之事,吴家必竭力相助”。我接帖收起,未作承诺。

从药材斋出来,转日便走了一趟“玉液坊”。

我了解到孙家世代酿灵酒,也通行丹引灵浆之道,算是本城货真价实的旧牌。孙家门风历来保守,不好亲近。我此行不打算求实利,倒要试试他们心口是否一处。

玉液坊中掌事是本地孙家三房的孙彦,五旬开外,言谈谨慎。他见我说要订购一批引灵酒液,还带了几味药引的特殊要求,便推说要请示上头。我留心看他神色转动,虽不拒绝,却亦不许诺,言语里不多不少,正好留有回旋余地。

我知此人颇通世故,于是便从吴家带回的小坛“静露”,作为寒夜探访的回礼,随手赠与他。

他手接酒坛,嘴里却道:“此物太贵,老夫怎敢收?”我只道:“只是替贵坊添香,不值一提。”他面上没显山露水,眼角却不经意地向我探了探。

回观后不久,那酒坊果然派人来送上两份酒浆样品,说是“为林住持订货之便,先请尝验”。我未开封,命人封入库内,心下却多了三分警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