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散出去的营兵,负责夺回北面的暗哨点位,出动了近五百人。
刚开始与小股北梁人遭遇时,杀掉了一批。
随后追击掩杀到了大路上,恰巧又遇到一伙北梁人,抬着这口箱子在山道上走。
营兵将鞑子冲散后,把箱子抬了回来。
“近期与小股鞑子,打了大大小小的遭遇战,仅仅是斩杀的斥候兵,就有上百人。”
“今番夺回暗哨点,遇到的鞑子,反倒不像是之前的精锐。”
庄闲默默点头,没有说刚刚遇袭的事:
五十四头鞑子,个个强壮勇猛,而且能不动声响地潜伏到我百步之内。
不是精锐还是什么?
谢凌云的步卒护卫,并张虎臣的骑兵,杀了五十四头,跑掉的依然还有一二十人。鞑子是将重心放在了地藏岭西侧了吗?
要知道,北梁与卫山关连通的大山路,由北开始,包着地藏岭,从西面一路绕到南面卫山关。
地藏岭西面、北面、南面各有一条山路下山。
北路树木茂密,蹊径崎岖,荆棘满布,很难通行。
但是有着天然的暗哨位置,可以视线通畅地观察北面山脉情况。
因此也是重点的争夺位置,小股遭遇战的频发之地。
西面下山的路最短,且正好有一段两百多步的通道‘马鞍口’,便于地藏岭扼制北梁进攻。
往南与卫山城的山路,便是之前输送粮草的通道。
因此,北梁想要出其不意地拿下卫山关。
其一便是打掉地藏岭北面暗哨。在地藏营眼皮下,调拨大军进入地藏山脉,随后陈兵西面,想办法将地藏营吃掉。
之后夺取卫山关,便是易如反掌之事。
更别说卫山关中,还有一票‘卖国贼’等着献城。
地藏营近两千人的队伍,个个精锐。
但是面对北梁大军,在无补给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孤立无援的孤军,凭他们这帮凶悍的‘弃子’,想要杀敌报国,抵御敌寇于关外。
只有一条办法,那便是提前拿下卫山关。据城守敌,或许还能再撑上半年,到一年时间。
这条战略,不仅地藏营蒋校尉知道,卫山城的偏将军、定州阮氏,以及北梁的完颜氏族更加清楚。
要此计能成,难于登天!
蒋校尉眉头紧皱:
“人都到齐了,便把箱子打开!”
一名士兵上前,抡起一个大锤,捶上了铜锁。
庄闲腹诽一句:好在这个世界没有炸药,否则一并升天吃香火去了。
嘣!
铜锁应声砸烂,士兵一把掀开箱盖子。
一股浓烈的血腥味猛然涌出,将整个军帐都填满了。
“这是......”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