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敢说?能让一郡一年饿死之人少于百数,那便是难得的盛世了!李世民毕生所求,也不过如此。
可陈迎新竟说明年江南就要粮满为患?这……怎么可能!
陈迎新并非信口开河。他在杭州推广的,岂是寻常稻种?那是后世袁公呕心沥血培育的“天赐之粮”!虽因耕作之法、地力所限,不及后世神效,然唐时人丁不过数千万,且家家户户皆事农耕!百姓得了这等高产的宝贝,岂有不拼命播种之理?饿怕了的人,只要种上一两季,粮食堆积如山的日子,必会到来!
见三人满脸不信,陈迎新耸耸肩:“既是不信,那便一年后见分晓。”说罢,自顾自又饮起茶来。
这番话太过石破天惊,三人呆坐良久,茶壶都快见底了,房玄龄才找回声音:“那……那几十万人,与这稻米又有何干系?”
陈迎新无奈解释:“纵使粮食够吃,地总不能不种吧?那些未开垦的荒地,土质贫瘠得很。往年是没法子,可明年粮多了,总不能任其霉烂?便是撒在荒地里肥田,也比白白糟蹋强!”
他语气转沉:“那些陷在高句丽的前隋将士,身上流的,是我华夏的血!把他们接回来,既是让他们魂归故土,也是添了数十万壮丁劳力,一举两得!这可不是小数目。如今大唐人丁还是太薄,就算一家生十个娃,不也得慢慢长成?放着现成的壮劳力不用,岂非可惜?”
房玄龄听得思绪纷乱,完全跟不上这跳跃的念头,眉头紧锁。
“你是说……让那些前隋将士回来……种地?!”杜如晦总算反应过来,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这陈迎新……真是个奇才!竟为了多些人垦荒种地,就要去灭了高句丽一国?这格局……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高句丽国王若知晓此等缘由,怕是要当场气绝!
“我早说了,种地才是根本!”陈迎新抿了口茶,看向三人,“这理由,难道还不足以让大唐发兵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