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梭,三日转瞬即过。/E`Z!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长安,御书房内。
李世民正凝神批阅各地呈报,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疾步入内,呈上一封密信。
信上墨迹未干:
“狼图腾已安放伏俟城中,收效甚巨!”
“仅一日光景,全城震动!百姓奔走相告,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草原。”
“杜尘未费一兵一卒,静观三日,狼图腾之事已是草原妇孺皆知。”
“如今,除去慕容伏允麾下二十三万大军,草原各部,乃至西突厥,无人不晓狼图腾重现!”
此等情形,倒让陈迎新有些意外。
狼图腾的消息传入西突厥,最先按捺不住的,并非他预想的阿史那部。
反倒是另外三家争夺汗位的贵族,抢先一步,急不可耐地派兵直扑伏俟城!
他们眼中只有那件圣物!
得狼图腾者,便是得了天神眷顾!
至于真假?谁在乎!
单凭那传说中能发光的异象,已足够令他们疯狂!
在他们看来,既然草原皆知此物,它究竟是何模样已不重要。谁先拿到那发光的图腾,谁便能收拢万民之心!
哪怕那宝贝不如传闻神异,也无妨!能派上用场便好!
只要从伏俟城中寻得狼图腾,余下部族自会俯首称臣。
得了天神助力,一统草原,岂非指日可待?
为此,这三家竟不约而同地封锁了消息。!精\武+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待阿史那部得知此事,已是整整一天之后。
部落首领惊闻之下,不敢怠慢,急点十万精兵,火速向伏俟城进发!
至此,连同先前三家大部落,涌向伏俟城的兵马已逾二十万之众!
当然,远在边境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对此仍一无所知。他正率领二十余万联军,驻扎在隋唐长城之外。
按他原定之计,此刻联军应分兵劫掠大唐十一州府。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彻底懵了!
大唐竟陈兵近百万!
如一道铜墙铁壁,将他们死死堵在长城之外!
伏允此刻束手无策。分兵?无异于自寻死路!
初闻此讯时,他惊得险些从马上跌落。
莫非那李世民得了失心疯?
唐军本就精锐,再添百万之众?这是要将他吐谷浑连根拔起?
他深知唐军厉害,即便人数相当,也绝无胜算!平原野战,能逃出生天已是万幸,遑论劫掠?
更别提分兵袭扰十一州了。
伏允焦头烂额之际,心中却疑窦丛生。
这些唐军只是围而不攻。
一连数日,毫无开战迹象,连试探性的小股冲锋都未曾有过。
这……究竟为何?
以他对大唐的了解,这绝非其一贯作风!
苦思冥想数日,慕容伏允想破脑袋,也猜不透大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他疑神疑鬼、举棋不定之时,战机悄然流逝。\w?e\i?q~u\b,o^o-k!.?c,o·m_
若他当时狠下心,挥军死战,趁大唐粮草未丰之际,或真能搅动一番风云。
可惜,为时已晚!
西突厥的大军,已然兵临伏俟城下!
这些部族都想抢先夺得狼图腾,将吐谷浑的王城搅得天翻地覆。
更要命的是,阿史那部的十万铁骑,还在路上!
若他们赶到,王城只怕要乱成一锅沸粥!
城内官员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只得派出快马,日夜兼程向伏允告急。
……
边境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这些纷乱,陈迎新自然无从知晓。
即便知晓,此刻他也无暇顾及。
该布的局已布下,只待收网。
他对自己的谋划信心十足,断无纰漏!
此刻,他的全副心神,都系在倭国那座金山之上。
诸事已备。
今日,便是扬帆出海之时!
“起航!”
陈迎新一声令下,庞大的巨舰缓缓驶离港湾。
岸上人群望着这从未见过的巨舰,个个惊得张大了嘴。
李世民虽未亲临,但对陈迎新这几日的动向,却是了如指掌。
此番“翻盘”之计受挫,他心中虽郁结,却终究更在意陈迎新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