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活祭两个字,所有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冷战。,p^f′x·s¨s¨..c*o¨m?
之前的苯教秘咒,就够让人胆寒了,现在又整出个血迹。
“湖广填川!”
“当年张献忠在蜀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导致人口骤降,后来出于无奈,才进行了人口大迁徙。”
“原来张献忠大肆屠杀,是为了血祭!”
洪三身为本地人,对于张献忠在蜀地的所作所为,也是有所耳闻的。
可偏偏对于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我却持怀疑态度。
导致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乃是明军,清军,起义军的互相厮杀,加上瘟疫所导致。
后面清廷为了转移仇恨,便将一切罪行套在了张献忠的身上。
张献忠身为农民起义军,对土豪乡绅恨之入骨,而记载他屠杀蜀地的文字,也大多出自豪绅之手。
其中大多数都是抹黑。
“小二爷,你刚刚说的那个:九蒸银,哭墙砖,通天石碑血斑斑!”
“什么传说献祭,跟湖广填川没关系?”
张老陕凑到我身边,奇怪地询问了一声。
因为献祭这个两个字毕竟是从我嘴巴里说出来的。
但我所想到的,可不是这些抹黑的历史言论。
而是想到了一个诡异的传说。
“看到这些骸骨表面的银色了没有?”
“传闻张献忠为了赢取最后胜利,在用蒸银法,锻造一种名为种龙银衣的宝甲!”
我想起之前翻阅过的一本宝鉴。+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其中记载了对于种龙银衣的制作,需要将银水九蒸九煮,注入风水龙气,而后浇筑在活人身上!
凡是有人能挺住沸银浇筑之痛,那宝甲便成。
我原本只是把那本宝鉴,当成志怪小说来看。
但这些骸骨上的银色,无一不在吐露着当年所经历的折磨。
“我的天,沸腾的银子浇在身上,这还能有得活吗?”
张老陕看着这些骸骨,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他没怎么上过学,但也知道想要让银子沸腾,最起码需要几千度的高温。
即便是钢铁之躯,也顶不住这样的温度浇筑。
“这群家伙是疯了吗?把上千度的银水浇在人的身上,制作宝甲?”
“什么种龙银衣?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洪三也不仅摸了摸后脑勺,对眼前的场面感到骇然。
“这件名为种龙银衣的宝甲,也只是一种传闻。”
“传闻见甲者,即刻奉其主为王,得名种龙!”
我只是两句话,便概括了种龙银衣的功效。
所谓的种龙,便是在身着宝甲者的身上,种下真龙之气。?x·g+g¢d+x~s\.?c~o,m′
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将其奉为真王。
“这种异想天开的传闻,倒是经常出现在一些穷途破路之人的身上,张献忠也倒很符合!”
我分析着其中的真伪,发现套在他身上颇为合适。
大多处于劣势的军事将领,在面对绝望之时,都会将希望寄托于超自然力量。
妄图寻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
“看来这家伙并没有制成什么种龙银衣!”
洪三看着被砌在墙里的尸体,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这些骸骨的确都被银水浇筑过,但具体是不是为了制作种龙银衣,也只是我的猜测。
“走吧,穿过这条隧道,应该就是墓陵的前室了。”
大型陵墓的布局,基本上就是前后左右加中间,一共五个墓室。
穿过隧道之后,便会到达前室,类似于一个客厅的存在。
前室的后面则是主墓室,主要摆放供品,祭品之类。
主墓室的左右便是耳室,用来放置陪葬品。
最后面就是后室,是棺椁所在之地。
“走走走,咱们赶紧去耳室看看,看看到底有什么宝贝!”
“连西王赏功都只能在外面堆砌,这耳室得有什么级别的宝贝!”
洪三咧着嘴巴笑个不停。
一边往前走一边搓手,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丝毫不遮掩。
这甬道本就狭窄,再加上探出墙壁的骸骨,导致通行一个人都很费劲。
我们这支几十人的队伍,被迫排列成了长蛇队伍,缓步前进。
头顶的探照灯到处乱晃,所及之处满是泛着银光的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