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诸葛亮不怕荀彧护送刘协来荆蜀之地。¨吴`4!看?书! .耕~鑫·嶵¨全^
相反,他还十分欢迎。
因为这对皇叔是件好事,对皇帝是件好事,对大汉是件好事,对他荀彧,亦是件好事。
但,荀彧会这么做吗?
或许,他想都不会想。
因为,深谙人心诡谲、惯见权术伪装,又久与枭雄为伍的荀文若,又怎会轻易相信刘皇叔之为人?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他觉得,荀彧选择另一条路的可能更大。
可那条路荆棘遍布,风险丛生。
他和当今皇帝,又将会面对何种结局?
念及此,诸葛亮眉宇间升起一丝忧虑。
……
荆州,江陵。
刘备终得与鲁肃再度相见。
鲁肃此行前来,本为打听曹操是否真的薨逝于西平之地。
但当他到达荆州的时候,一切也不用向刘备打听了。
因为这时许都己经传出确切消息。
曹操确实己经死于西平之地,二公子曹丕己成曹氏新主。
曹操之死,对于曹氏集团来说,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若非真死,绝不会贸然放出这等消息,而使国家徒陷崩乱之危。
得到了这个消息,鲁肃欣喜之余,倒有点不好意思见刘备了。+小`税^C?M·S- ^首`发^
但既己来此,又哪有不见之理?
所幸,刘备未若前番那般,将其斥于千里之外,反倒殷勤款待。
只因刘备念诸葛亮所言:
有朝一日,鲁子敬或为皇叔麾下之臣。
这使得刘备对鲁肃格外亲近了些。
鲁肃再谒刘备,面有惭色,躬身拜道:“皇叔神威,竟逼曹操殒于西平沙碛,实出鲁肃意料之外,恭贺皇叔!”
但刘备虽敬鲁肃,亦恨孙权此番莫名撤兵,导致关羽未能得下宛城,言辞间自然有些严肃。
“昔我与曹操鏖战益州之时,吾军师正取凉州,牵制夏侯渊十余万之众;赵云、庞德攻长安,牵制长安数十万兵马;云长、元首伐宛城,牵制宛洛之兵十余万。敢问子敬先生,吴侯何以不攻合淝?”
“这……”
鲁肃虽深谙外交之术,然面对此问,竟一时语塞。
只因主公此败太过奇葩。
让人无从解释。
其非无备,唯觉无论何种巧辩,皆愈显江东卑怯懦弱,拖了友盟后腿。
思忖再三,终觉坦陈为上。
“乃我主被蒋济所欺,言曹操暗渡至合淝,布雄兵诱我深入。”
刘备满心不解:“曹操正于益州与我大战,其精锐也多布于雍凉川蜀之地,怎会暗渡合淝啊?”
“哎呀……”
鲁肃实在难以启齿,但还是解释道:“吾主前番欲擒曹操,奈为张辽所反制,今自当慎之。`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
刘备亦反问道:“张辽乃在宛城对弈云长,虽有孙辅,蒋济亦非名将,合淝城池兵马不过数千,吴主麾下名将无数,举十万大军北伐,又有何可慎也?”
鲁肃实不愿再膺此出使之任。
刘备的每一反问,皆如利刃刺其肺腑,让他无从反驳。
的确,曹操入蜀,张辽不在,此是千载难逢合淝空虚之时,只要进攻,孙辅蒋济断无抵抗之理。
合淝必被江东纳入版图。
可偏偏,孙权就这么撤军了。
你能咋回人家?
刘备又担忧道:“莫不是吴主无意北伐,有心与曹氏联盟,与我为敌?”
“断非如此也!”
鲁肃无奈解释道:“我江东矢志与皇叔结盟,共扶汉室,力抗曹贼,断无联曹之理。”
刘备很聪明的叹了一口气:“我深信子敬之心意,却难揣测吴侯之志向也。”
鲁肃哽咽一声:“请皇叔相信,吾主亦是如此。”
“子敬啊!”
刘备邀鲁肃坐下:“不瞒先生,我己嘱魏延,正备退出江夏,本欲以此为礼,助吴侯攻取合淝、寿春。如今看来,这江夏之地,怕是也不能赠于江东为礼了。”
“这……”
鲁肃满面通红。
当下境况,就是刘皇叔真心想给,他又哪有脸要?
“既奉初约,未得合淝寿春,安敢受江夏?”
“子敬先生,备有一事不解。”
“皇叔但问无妨。”
“江东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