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澳船厂,数十艘护卫舰静静停泊在深水码头,流线型的船身覆盖着厚重的橡木和铁皮,甲板上崭新的火炮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幽光。*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五艘作为舰队核心的战列舰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长达百余米的庞大龙骨如同巨鲸的脊骨,高耸的桅杆直刺苍穹,部分蒙上船壳的舰体显露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船台上,还有二十余艘大小不一的运兵船和补给船正在同步舾装。
整个港湾,帆樯如林,工匠蚁附,号子震天。
看着眼前这支舰队,方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兵力严重不足!
手中原本有五千水师兵卒,刘香归顺带来了一千五百名可用的海盗兵源,但这还远远不够!
战列舰5艘,每艘需配备水手、炮手、军官约400人,陆战队员约400人,总计800人,五艘就需要4000人。
护卫舰30艘,每艘需战斗船员约250人,陆战队员约50人,总计300人,30艘就需9000人。
运兵船10艘,每艘需船员约100人,主要是搭载士卒,每艘可运输1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需1000人。
补给船5艘,每艘船员约100人,负责运输粮食、淡水、弹药、备用器材、蔬菜牲畜等,确保舰队长时间海上作战能力,需500人。
总共下来,整个舰队就需要人。
方南拿着厚厚的名册和舰船配置表,眉头紧锁。
算上刘香带来的人,整个水师也就六千多人。
分配到战列舰和护卫舰上,勉强够最低配置的战斗船员,数量缺口巨大,更别提为庞大的运兵船和补给船配备船员了。
方南立刻找到镇国公,将严峻的兵力短缺问题详细禀报。
镇国公听着方南的汇报,神色凝重。
“你所虑极是,无兵之船,如同无牙之虎。”
镇国公沉吟片刻,下令“从步、骑军中,再选五千精壮。”
士兵们听说能加入水师,乘坐巨舰出海杀敌,许多人踊跃报名。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急选拔、整训和后续招安,加上原有的兵力,方南凑齐了支撑首批舰队,30艘护卫舰、5艘运兵船、5艘补给船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兵力。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当所有的士卒和整编后的海盗登上各自的舰船。
方南站在旗舰的舰桥上,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十艘护卫舰分为两组,轮流出海,第一组五舰由方石副统领率领,沿泉州至福州北部海域巡逻,第二组五舰由朱猛率领,巡弋泉州至潮州南部海域!”
“清剿一切敢于靠近海岸的倭寇海盗袭扰船队,掩护沿海坚壁清野之区域。”
“其余二十艘护卫舰,五艘运兵船、三艘补给船,由本将亲自统领,组成清剿舰队,拔除倭寇海盗在近海的主要巢穴据点。”
“各部,即刻出发!”
“遵命!”
数日后,泉州以北约两百里的海面上,风平浪静,阳光刺眼,碧波万顷。
一支由三艘扶桑关船和七八艘海盗的蜈蚣快船组成的倭寇海盗混合船队,正偷偷摸摸地扑向一处海岸线。
三艘关船长约十五丈,船体狭窄细长,船艏高高翘起,形似弯月,依靠数十名桨手和几面巨大的方形帆驱动,甲板上挤满了手持武器的倭寇和海盗。
那些蜈蚣快船更小,有七八丈长,船体低矮,两侧桨孔密布,主要依靠速度和人数进行接舷跳帮。
“快!再快点!趁楚人还没反应过来,抢了就走!女人和财宝都是我们的!”
一个头缠布巾、满脸横肉、镶着金牙的倭寇头目赤鬼平八郎站在为首关船的船楼上,挥舞着倭刀嘶吼。
突然,桅杆望斗上一个海盗发出了惊恐的尖叫,手指颤抖地指向东南方的海平线:“船!好大的船!是楚人的旗!”
只见海天相接之处,五个巨大的、轮廓分明的黑影正乘风破浪而来,那飘扬的旗帜清晰可见,大楚水师的玄底金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