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 第114章 画中影

第114章 画中影

照。"

"胡说!"大学士怒道,"我一向清正廉明,怎会有如此丑陋的影子!"

墨轩不慌不忙地指向院中的一口井:"大人不妨看看井水中的倒影。"

大学士疑惑地走到井边,低头一看,顿时惊呆了——井水中的自己,正贪婪地数着银两,脸上满是算计与贪婪。

"这...这是怎么回事?"大学士面如土色。

墨轩叹气:"大人,通灵笔早已认我为主,它能看透人心。您口口声声说自己清廉,实则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这些年来,多少清白官员因您而蒙冤,多少无辜百姓因您而受苦!"

大学士颓然跌坐在地:"我...我只是想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本是人之常情,"墨轩说,"但如果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便是可耻。"

大学士羞愧难当,向墨轩深深一揖:"先生所言极是。我愿改过自新,为百姓做些实事。不知先生能否收我为徒,教我如何做人?"

墨轩扶起大学士:"我不懂如何做官,但我可以教你如何做人——诚实守信,心怀百姓。"

大学士回到京城后,真的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他还多次派人送来礼物,希望墨轩能去京城做官,都被墨轩婉言谢绝。

"我只愿做一名画师,记录真实,传递美好。"墨轩对来人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墨轩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故事也传遍了四方。许多人不辞千里来到这个小村庄,只为一睹墨轩的画作,听他讲述艺术真谛。

年复一年,墨轩渐渐老去,但他的画作却越发精湛。他用手指在纸上勾勒出的每一笔,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实的追求。

一天黄昏,墨轩将学生们叫到身边,指着远处山间的古松:"记得那棵树吗?通灵笔就藏在它里面。"

学生们不解:"师父,为何不取出通灵笔?有了它,您的画作不是更加完美吗?"

墨轩摇头微笑:"真正的艺术不在笔中,而在心中。通灵笔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让我明白了艺术真谛——描绘真实与美好,而非粉饰虚妄。"

说完,墨轩让弟子们扶他到院中,铺开一张白纸,开始作画。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画中是他深爱的山村民居,炊烟袅袅,村民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追逐嬉戏。画中每个人的影子都清晰可见,充满生机与活力。

画完最后一笔,墨轩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他将画递给弟子们:"这是我留给你们最宝贵的遗产。记住,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技法多么高超,而在于能否触及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晚,墨轩安详离世,享年八十八岁。村民们为他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在村后的山坡上,让他可以永远俯瞰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奇怪的是,墨轩去世后,他生前居住的小屋自动塌陷,化作了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边的古松下,一股清泉涌出,流向远方的山川河流。

更神奇的是,每当有人经过这里,都能听到悠扬的琴声和画笔在纸上滑动的声音,仿佛墨轩仍在继续他的艺术创作。

多年后,一位年轻的书生路过此地,听闻墨轩的故事,特来寻访。他在池塘边静坐良久,忽然看到水面浮现出一幅画作——画中是一位老者,正在山间作画,影子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来。

书生惊讶不已,正要细看,那幅画却化作一道清泉,流向远方。书生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墨轩一生追求的艺术真谛吗?

他站起身,对着远方的山川深深一揖:"墨先生,您的艺术精神,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多年以后,书生成了一位着名的画家,他的画风朴实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他从不追求名利,只是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

据说,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山间作画,忽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向他走来。老道士腰挂铜铃,手持拂尘,微笑着对他说:"艺术之道,贵在坚持本心。你已经领悟了。"

书生正要询问老道士姓名,老道士已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晚霞中。地上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个字:

"画中藏影,影中见心。"

从此,这句话流传开来,成为无数艺术家的座右铭,提醒着他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描绘虚幻的美好,而在于展现真实的内心;不在于迎合世俗的眼光,而在于坚持自己的本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