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好,所需材料本夫人自会提供。"
绣娘回到绣房,开始精心准备。她先是用金线勾勒出"天人合一"的轮廓,然后用采集来的草药熬制成各色染料,细致地填充图案。/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每完成一部分,她都要仔细检查,确保无一差错。
七日后,绣娘将绣好的《青囊经》图样呈给张氏。张氏见了,大为赞赏:"果然名不虚传!这图案栩栩如生,药香扑鼻,真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
绣娘谦虚地笑了笑:"多谢夫人夸奖。"
张氏沉吟片刻,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请你绣此图,另有深意。《青囊经》中记载了许多医家秘术,其中也包括辨别真伪、洞察真相的方法。我观你聪慧过人,想必对此有所了解。"
绣娘心中一动,意识到张氏可能知道些什么,便试探道:"夫人学识渊博,民女愚钝,还望夫人指点迷津。"
张氏叹了口气:"你父亲之事,我略有耳闻。他确实是被冤枉的,但朝中局势复杂,难以明言。"
绣娘闻言,眼泪夺眶而出:"请夫人明示,民女该如何救父?"
张氏沉思片刻:"你手中的《青囊经》图样,乃是一种特殊的符箓,据说能辟邪驱魔,洞察真相。你若有勇气,可持此图入宫求见太医令,或许能得到帮助。"
绣娘心中犹豫,入宫面圣谈何容易?更何况她还不知道太医令是否会帮助她。然而,为了救父,她别无选择。
次日一早,绣娘换上一身素净衣裙,带着《青囊经》图样,来到皇宫门前。守门侍卫见她是个女子,本想阻拦,但见她手持丞相府的拜帖,只得放行。
皇宫内戒备森严,绣娘被带到太医署。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诊病,见她进来,抬头问道:"你有何事?"
绣娘跪下叩首:"民女李氏,特来求见太医令大人,有要事相告。"
老者打量了她一番:"我就是太医令淳于意。你有何事?"
绣娘将父亲蒙冤入狱的事情和盘托出,并取出《青囊经》图样:"这是丞相夫人命民女绣制的图样,据说能洞察真相。民女斗胆,请太医令大人帮忙。"
淳于意接过图样,仔细观看,神色渐渐凝重。他沉吟片刻,低声道:"此图确实不凡,蕴含医道秘术。你可知你父亲被诬陷的真正原因?"
绣娘摇头:"民女不知。只知父亲一向正直,绝不会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淳于意叹息道:"此事牵涉朝中权贵,非同小可。我若插手,恐怕自身难保。不过,我可以给你指一条路。"
他提笔写了一封信,递给绣娘:"去找一个人,他或许能帮你。记住,此事千万不可声张,否则不但救不了你父亲,连你自己也会有危险。"
绣娘接过信,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太医署。按照信上的地址,她找到了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小药铺。药铺主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名叫扁鹊。
扁鹊看了淳于意的信,又仔细询问了绣娘父亲的案情,沉思良久:"此案背后水很深,有人借巫蛊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你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不肯同流合污,因此被陷害。"
绣娘跪下痛哭:"求仙人指点,救救我父亲!"
扁鹊扶起她:"起来吧。我教你一法,或许能救你父亲,但风险极大,你可敢冒险?"
绣娘擦干眼泪:"只要能救父亲,民女万死不辞!"
扁鹊点点头,从药柜深处取出一个小木盒:"这里面是一枚特殊的银针,名为'透骨针',能感应人体内的异常气息。你带着它去狱中探望你父亲,将针刺入他的穴位,若银针变黑,说明他体内有毒素,是被他人下毒陷害;若不变色,则说明他清白无辜。"
绣娘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果然看到一枚闪着寒光的银针。她郑重地接过银针,向扁鹊道谢。
"记住,此事不可让任何人知晓,尤其是狱卒。你只能在你父亲独自一人时动手,动作要快,针刺入后立刻取出。"扁鹊叮嘱道。
绣娘点头应下,带着银针离开了药铺。回到住处,她仔细研究了一番,制定了一个计划。
第三天,绣娘借口为狱卒缝补衣物,得以进入监狱。她找到看守她父亲的狱卒,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军爷,这是一点心意,请您行个方便,让我见父亲一面。"
狱卒看了看四周,低声道:"只许片刻,不可多留。"
绣娘谢过,跟着狱卒来到一间阴暗